content

李兆富:救災行善不只捐錢(圖)

 2013-04-24 12:3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4月22日,四川雅安地震災區一位老人打著「缺水缺糧缺帳篷」的牌子,站在路邊呼籲關注。(AFP PHOTO/Mark RALSTON )

蘆山地震之後,官方呼籲民眾不要自行到災區救援。很正常嘛,是不是?救災這回事,應該留待政府處理,對不對?這個既有的觀點,不易改變。

2005年美國東南一帶被巨風卡特里娜(Katrina)吹襲。在美國聯邦緊急事故管理機構(FEMA)仍然未來得及去反應時,零售業龍頭沃爾瑪(Walmart)幾乎在風暴平息之後的一天,就將緊急物資,運送到災區分發。

另一個案例,就是2004年聖誕節前夕發生的南亞海嘯。當時,最先到達災區的物資,特別是食品藥物等,都是由跨國大企業如美國的可口可樂(Coca Cola)、輝端(Pfizer)、法國達能(Danone)的捐出;分發運輸,由物流公司如DHL和聯邦快遞(FedEx)包辦。整個救援組織,背後的管理和技術支援,有國際商業機械(IBM)以及許多投資銀行金融機構等等去負責。

如此緊密的協作,神奇嗎?不。這些企業,每天都在做同樣的事,這就是資本主義的市場運作。

市場,就是人與人,企業與企業之間,交織出的一張關係網。在這個市場的網路裡面,每個人,每間企業,存在的意義,都是在於尋找別人的需要,亦同時尋找資源和方法去解決問題。用現代的說法,市場是有機的組織;優點,就會靈活和彈性。

從另一個角度看,政府亦有動機去隔絕其他國內外的各種公私營機構的救援協助,因為人民越是依賴政府,行為上也越會服從。當然,要是一個政府絕對地慈悲為懷,有無邊法力,依賴就依賴。可惜, 政府經常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社會的需要。

畢竟,滿足人的需要,是市場的專長。市場雖然不是完美,但總比政府優勝。天災時,市場和商業機構的能力,就更加難能可貴。

「企業只管捐錢就是。」有不少人都如此相信。

對不起,捐錢,不等於做善事。企業的能力,絕對不止是賺錢。事實上,在個人層面,道理也是一樣。任何人,抑或企業,做善事不單是將財富分出來,最重要是出於善心去明白別人的需要,在過程中也帶動更多人行善助人。

將捐錢當做完成了善舉,其實是一種很懶散的行善心態,甚至可以說是扭曲善的本意。香港,就是因為福利的過份膨脹,而且香港的官僚非常有效率,資源也多,導致民間慈善組織自七十年代起,存在空間蕩然無存。

這是政府壟斷慈善救災的後遺症之一,就是行善沒有行動,只有募捐。香港的慈善基金,例如公益金,實在沒有人知道它在服務甚麼人,只知道它的功能是分派資金。最諷刺地,像公益金等的存在,變成了一種「贖罪」的慈善;任何企業或個人,賺取了公眾眼中的不義之財,許多時就說句:「全數撥捐公益金。」就好像洗清了罪孽,再沒有任何責任。

社會的善心,是一種集體的習慣。一個國度的人民,要是慣了依賴政府,善心也會漸漸變得薄弱。有人說,在美國,幾乎每一個社會問題,都會有一個相應的慈善組織;在大西洋的另一邊,每個社會問題的背後,卻有一個政府官僚部門。

中國呢?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