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我們居住何處,具有何種文化背景,養育子女都是無上的滿足,同時也具有相當的壓力和難度,而我們卻從未料到它有多麼美妙、多麼困難。
我們很容易錯過為人父母最滿足、最溫暖的時刻,因為我們易於分心,而且經常捲入思考、期望和種種日常義務;同時,我們也很容易在親子的困難互動中感受壓力,過度反應。無論是哪一種情況,我們都會錯失許多深入看清楚自己和平衡心智、心靈的機會。
其實,如果我們能在教養子女和自我成長當中,都練習活在當下,那麼,我們和孩子共處的每一刻 都可能是這樣的契機。我們一旦承當了這樣的修行,孩子會更堅強壯大,我們也會。
我(喬)在中國學到,中文字「念」的表意是「今」--指當下或臨在--在上,「心」在下(我們美國人覺得這非常美麗而智慧),我也學到「怒」是「奴」 在上,「心」在下,其中也有很大的智慧和洞察力。
因此,正念的修行是對情緒「鋪上歡迎光臨的踏腳墊」,甚至包括憤怒的情緒在內,而且將情緒保有在覺知當中,不要成為它的奴隸。僅僅運用這種修行,就可以轉化生命,不但能成為更好的父母,也能成為更懂睿智、更健康、更自由的人類。
帶著正念做父母是一個過程,在過程中,我們可以更加享受為人父母的角色,也許至少在處理困境時,情緒會更平衡,更富於平等心,更有智慧。我們必須指出,其實並沒有「正念父母」這回事,正如並沒有「完美的父母」或「完美的孩子」這回事一樣。因此,我們不該對自己或孩子抱著理想化的期望。正念是過程,而不是終點。正因為是過程,所以是我們學習和成長、療愈和轉化的終身探險,現今的科學研究已充分顯示正念對健康和大腦的影響。
正念就是覺知,可透過禪修和日常正念修行來培養。當然,在古往今來的禪師和當代老師的教導下,禪在中國文化中已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在你的國家,禪很古老,但在我們的國家,禪正年輕。人們的興趣主要在於科學研究證明它促進身心健康的價值,而且對大腦活動和結構有顯著而重要的影響。無論在何處修行,只要願意把禪融入生命,它始終有同樣的力量。
將正念定義為「一種覺知,從刻意、當下,不加評斷的專注中生起」。說來容易,落實在生活中卻大為不易。但只要你有意願,正念是可能的,凡有可愛動人孩子的父母,都會有足夠的意願。當我們尊重、愛顧並教導孩子,孩子便有如常駐禪師,教導我們成長所需學習的一切。
在這個節奏快速的世界裡,傳統習俗越來越快讓位給新的看待事物方式和生命存在方式,孩子未來將居住在怎樣的世界裡,我們不會知道,他們也同樣不會知道。我們甚至不知道他們最需要什麼,才能在這樣的世界中取得成功,因為這世界還沒有出現。然而,我們可以努力瞭解他們,並給予同理心和慈心,竭盡所能給他們愛、支持和指導。有時候,我們也需要堅定地設下限制。
因為我們生活在習俗迅速變遷的時代,我們也不能執著於傳統的教養模式,孩子也許不能夠明白這種模式,而且會覺得相當受限。我們必須持續成長;我們滋養孩子的同時,也要不斷滋養自己--於是,當孩子長大成人,我們也會受益於為人父母持續學習和成長的機會。這是德國偉大的詩人裡爾克(Rainer Maria Rilke)所言。我們雖然努力幫助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整體性、自己的機會和自己的責任,卻也要讓孩子能夠視我們為一整體。
願你一天天所培養的為人父母正念,為你、為孩子、為整個家庭,都提供豐盛滿足的滋養。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