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拉丁美洲女性的權力對決(組圖)

 2013-08-27 12:1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看中國2013年08月27日訊】智利和巴西的下屆總統選舉皆是女性之間的權力角逐,這是拉丁美洲從未有過的現象。政治學家分析,此為各政黨為了鞏固權力並營造新形象的策略。

拉丁美洲是否正擺脫傳統由男性支配天下的迷思? 過去這個地區一直是由強人執政,但即將在11月17日舉行的智利總統大選卻是場兩個女人的選戰,由前總統巴切萊特(Michelle Bachelet)迎戰前勞工部長馬特海(Evelyn Matthei)。

這兩名智利頂尖的女政治家的人生經歷南轅北轍。執政黨獨立民主聯盟(UDI)的馬特海出生於將軍家庭,其家族在1973年支持了軍隊首腦皮諾切特(Augusto Pinochet)推翻民選總統阿連德(Salvador Allende)的政變。馬特海的父親費爾南多•馬特海•奧伯爾(Fernando Matthei Aubel)在皮諾切特獨裁執政期間(1973-1989)擔任健康部長和空軍總司令。

社會黨的巴切萊特曾經挺身反抗軍事獨裁。她的父親、空軍少將阿爾貝托·巴切萊特(Alberto Bachelet)在政變時仍效忠阿連德。在目前的民意調查中,巴切萊特的支持率遙遙領先代表右翼聯盟參選的馬特海。巴切萊特過去四年內在紐約領導聯合國婦女署。


智利前總統巴切萊特2013年歸國受到熱烈歡迎

黨內同志及競爭對手

巴西將在2014年10月舉行總統選舉。根據民意調查機構Datafolha的預測,明年總統選舉進入第二輪後將是現任總統羅塞夫(Dilma Rousseff)和前環境部長席爾瓦(Marina Silva)的對決。在2010年的總統大選中,羅塞夫和席爾瓦已曾正面交鋒。雖然兩人的政治生涯都得感謝巴西工人黨(PT)的提攜,但她們在黨內始終是競爭對手。在羅塞夫擔任能源部長並採取增長導向以及親產業路線時,時任環境部長的席爾瓦則致力保護熱帶雨林。2008年5月,席爾瓦因不滿羅塞夫的政策而遞交辭呈。


巴西前環境部長席爾瓦

2010年代表巴西綠黨競選失敗後,55歲的席爾瓦今年走上了新的政治道路,在2月成立"可持續黨"(Rede Sustentabilidade)。今年6月,巴西在國際足聯聯合會杯足球賽期間爆發大規模遊行,成千上萬名巴西人抗議政府耗費巨資興建世界盃體育場以及貪污腐敗。自此之後,席爾瓦的民調支持率便顯著上升。

女性危機管理者

漢堡大學全球和區域研究所(Giga)政治學家蘭蒂瓦爾(Ana Soliz Landivar)表示:"拉丁美洲對女性擔任領導職務的看法已有所轉變。"其中之一的原因是該地區政黨的負面形象。蘭蒂瓦爾說:"這些政黨開始越來越頻繁地提名女性候選人,因為他們希望鞏固權力並且營造新形象。"

然而,民眾對女性的信賴感並無法長期保證競選成功。自2007年開始執政的阿根廷總統基什內爾(Cristina Kirchner)應該有所體悟。阿根廷10月將舉行議會選舉,而基什內爾的政黨"勝利陣線"(FPV)在八月中旬的初選中失去了近400萬票。基什內爾是否能第二次連任總統職務仍充滿變數。若無法在議會中贏得多數席位,便無法通過憲法修正案,修改總統的連任次數。

一國之母

與歐洲和美國不同,在信奉天主教的拉丁美洲裡,爭取女性平權的抗爭往往被與傳統母親角色緊密聯結。在80年代的獨裁期間,正是母親和妻子們開始挺身而出反對酷刑和綁架,隨後演變為一場成功的解放運動,因為許多積極參與政治抗議並在地下組織會議的婦女,回到家中後不再甘於受丈夫的約束。


阿根廷總統基什內爾和巴西總統羅塞夫都面臨選戰壓力

今日的女性政治家們即使只是逢場作戲地表示,會如同母親照顧兒子般愛護選民,仍舊能獲得同情和支持。政治學家蘭蒂瓦爾說:"許多拉丁美洲人相信,女性執政者更會關注社會問題,如同母親照顧子女的需求般。"但她卻不苟同這樣的論點。蘭蒂瓦爾深信,"政府的政策走向與性別無關,而是取決於政治聯盟和候選人的特質"。馬爾堡的社會學教授厄特勒(Anika Oettler)也持相同看法:"女性政治家往往代表的是其社會階層或宗教信仰的立場,而非女性的權益。"

雖然拉丁美洲女性參政已非新鮮事,但議會中的女性人數仍遠低於男性。國際議會聯盟(IPU)指出,拉丁美洲女性民意代表的比例平均僅為22%。在爭取性別平等時,女性依舊只能仰仗"男性的力量"。

来源:德國之聲中文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