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09月14日訊】孔子主張先學做人,再學文化。孔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主張為人子弟,在家要孝順父母,在外面要尊敬長輩,做人言行要謹慎而注重信用,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如果做了這些,接下來再學習各種文化知識。孔子在教育子弟時採取的是「博學於文,約之以禮」,強調做人與學文並重,但做人是基礎,是先務。
孔子彩像
當下校園頻頻發生的事件表現出人文素養的缺失。現在普遍的情況是學有餘力,則以學做人,甚至忘記了學做人。很多人讀到碩士、博士,卻連做事基本規矩都不懂。文化學習最終的目的是用來提升「行」的,但現在卻被提到了至高無上的地步。
一個學位很高,知識淵博的人倘若冷落父母、輕慢長輩、言而無信、對人冷漠,對有德行的人無禮,對有財富、地位的人趨之若鶩,我們往往會厭惡之。這樣的人再有知識,又有何意義呢?
宋·馬遠《孔子像》
「泛愛眾而親仁」,強調不要因為對方出身高貴就尊重,出身低微就鄙夷,而要「泛愛」之,即對大眾要有博愛的胸襟。但是對有仁德的人來說,則要「親」之。因為子弟處在學習階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親「仁」有助成長。如《荀子》所言:「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親近仁德對子弟有耳濡目染的作用。對我們現代人來說,這「親仁」二字更有積極的社會現實意義,因為我們今天的子弟,在選擇與什麼人相處上已經丟失了標準。現代社會往往「親權」、「親財」、「親貴」,這些現像在古代雖有所不免,但起碼在教育層次上給人傳輸的概念是要「親仁」。
孔子說過,「言而無文,行而不遠。」理論與文化的學習能提高實踐的層次,同時理論與文化必然要有與「行」相應。今天來看孔子的這個論述仍然具有現實的警示作用。老一代人只讀了三五年古書便能大致明事理,現在一味的功利化教育導致的結果卻是人既無人品也無學品。所以,就整個人的生命的價值和意義而言,要將知識與涵養結合起來。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