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連仲將軍
【看中國2013年09月15日訊】孫連仲(1893—1990年)原名席儒,從軍後更名連仲,字仿魯,人稱孫仿公。1893年2月3日出生在雄縣龍灣村。1911年辛亥革命風潮迭起,孫連仲受其影響,認為從軍報國是自己的最好發展。
1912年春,北洋軍第二鎮統制王佔元派孔祥標在雄縣招兵。孫連仲投身軍旅,並分在馮玉說營中當兵。1926年9月馮玉祥五原誓師,宣布參加國民革命。孫連仲追隨馮玉祥。1928年5月,孫連仲調任陝西綏靖地方,9月被任命為青海主席,1928年8月調任甘肅省主席,並負責甘肅、青海、寧夏軍務。1930年中原大戰後,馮玉祥下野,孫連仲率所部投向蔣介石。
1931年1月,被任命為第二十六路軍總指揮和江西清鄉督辦,開往江西,參加對中國共產黨紅軍的第二次圍剿。1931年7月,第三次對蘇區的圍剿。1932年5月,孫以第九路軍司令長官率部參加第四次圍剿,1934年參加第五次圍剿。4月,孫被任命為陸軍中將,1935年11月,當選為國民黨五屆中央監察委員,1936年11月晉授上將銜。
1937年「七七」事變發生,孫連仲以第二集團軍副總司令兼第一軍團軍團長率部星夜馳援,在竇店、良鄉、房山、保定等地進行對日阻擊戰,打死打傷日軍5400人,1937年10月任第二集團軍總司令的孫連仲率部參加太原會戰。1938年,徐州會戰。指揮全體戰士上下一心與日寇血戰臺兒莊。1938年8月,孫連仲被任命為第三兵團司令,參加武漢保衛戰,在大別山小界嶺一線阻擊日軍南下。1939年1月,孫連仲升任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兼豫西兵團和第二集團軍總司令,轉戰河南、安徽交界地區。5月,參加隨棗會戰,與日軍岡村寧次部戰於鐘陽、棗陽,取得新唐大捷。1943年2月,孫連仲任第六戰區上將副司令長官,組織指揮鄂西會戰,戰勝日軍橫山勇部。1944年1月,被任命為第六戰區司令長官,1945年5月,被選為國民黨六屆中央監察委員,6月轉任第十一戰區司令長官,並任河北省主席。10月10日他在故宮太和殿主持華北日軍受降儀式。
抗戰勝利後,孫連仲主持華北軍政,在保定綏靖公署主任,北平行轅副主任。1947年10月初轉任總統府參軍長,1949年3月,調任「總統府戰略顧問」。1959年1月擔任國防部中央後備軍人指導委員會委員,1960年3月,任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紀律委員會委員,1963年11月起,連續被聘為國民黨第九至十三屆中央評議委員。1964年他赴美遊歷,1972年被聘為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考核紀律委員會委員。1990年8月14日,孫連仲因肝癌病逝於臺北市中心診所,享年97歲。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