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銀行已在準備迎接又一波壞賬潮

 2013-10-01 10:3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看中國2013年10月01日訊】英國《金融時報》國際金融首席記者桑曉霓撰文指出,銀行已經在準備迎接又一波壞賬潮。就目前而言,各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全都在1%左右,並計提了充足的準備金。然而,這個1%反映不出現實狀況。但對此負有責任的還有銀行業以外的強大既得利益集團。  

中國金融改革之路正變得越來越曲折。上週末出席新加坡峰會的銀行家表示,改革的下一步是(可能在未來18個月內)解除利率管制,這將為銀行及其許多客戶帶來了數不清的麻煩。

這一改革步驟符合邏輯。北京方面希望通過解除利率管制,遏制影子銀行體系的膨脹。影子銀行體系膨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兩方面的推動:一個是那些擁有過多現金的儲戶希望賺取更多利息,另一個是那些無法以被人為壓低的利率獲得銀行貸款的借款者,希望通過非正規渠道以更高的利息來吸引資金。

解除利率管制也是放開資本流動控制的必要前提。由於資金價格被人為保持低位和內地投資渠道匱乏,一旦放鬆資本流動控制,它們就會流向海外尋求更高收益。

中國已經取消了貸款利率下限,使國有企業可以爭取更低的借款利率。下一步取消存款利率上限之後,儲戶將要求更高的儲蓄回報,從而擠壓銀行的盈利空間。

儘管一段時期以來,銀行已被告知準備應對這種變化,但人們仍懷疑銀行是否擁有應對這一「美妙新世界」的風險管理技巧。在更成熟市場中,銀行已經忍不住借短貸長來擴大利潤率,結果導致了災難性的後果。

解除利率管制的代價

對交通銀行(Bank of Communications)和中信銀行(Citic Bank)等僅次於四大國有銀行的二線銀行來說,挑戰將尤為嚴峻。大型國際和地區銀行家已經在削減對這些銀行的信貸額度,擔心它們可能不在政府兜底範圍之內。與此同時,較大國有銀行的大股東擔心,這些銀行可能被要求收購陷入困境、實力更弱的銀行,正如日本當年的情形一樣。

即將來臨的去監管化的另一個後果,將是大多數借款者的成本上升。長遠來說,這可能是件好事。當資本變得昂貴時,人們在配置資本時往往更為謹慎。

但遺憾的是,就目前而言,在利率上升的同時,中國企業的財務健康狀況卻在不斷惡化。總部位於香港的Forensics Asia進行的研究表明,包括上市公司在內,許多企業的債務負擔不斷加重,營運現金流卻不斷減少,同時應收賬款也在不斷增長。歷史上的三角債問題可能捲土重來。

銀行已經在準備迎接又一波壞賬潮。就目前而言,各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全都在1%左右,並計提了充足的準備金。然而,這個1%反映不出現實狀況。但對此負有責任的還有銀行業以外的強大既得利益集團。財政部指望銀行繳納稅收,而勾銷壞賬會降低應納稅所得額,從而減少稅收收入。中投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旗下子公司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Central Huijin Investment)持有各銀行的國有股份,需要這些銀行支付股息。

影子銀行業

近幾年來,中國發放貸款的政治因素在某種程度上有所淡化。北京方面一直盡力降低地方政府對大銀行地方分行的影響力。這種努力一度似乎取得了成功。但現在,地方政府顯然在繼續借貸,只不過是通過影子銀行體系。

人們紛紛猜測這一渠道的借貸規模有多大。知情人士表示,北京方面將在今後幾週發布的數字預計至少是當前估算值的兩倍,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借貸定義的變化。

人們相信,這些貸款有許多投向了生存能力存疑的基礎設施和房地產項目。這些貸款即便沒有體現在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但最終仍可能成為銀行的壞賬。

與此同時,外部人士一直訓誡稱,中國的銀行有必要向西方的銀行學習。幸運的是,他們的說教並非總能奏效,正因如此,中國各銀行的資產負債表才沒有充斥無人明白的過度複雜、高度槓桿化的工具。但下一步取消存款利率上限仍可能產生混亂,也可能有受害者,就像不久前外國銀行震驚地發現,政府並不總是支持投資公司。

這一次的衝擊波甚至可能來得更猛烈。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和訊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