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4年01月12日訊】學者認為中共對香港人的要求是典型獨裁社會的「愛國主義」。新年伊始,中國大陸民眾期待的是官員財產公開,迎來的卻是政法機關的「刀把子」。
香港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發布政改諮詢文件,強調特首愛國是「不言而喩」而引發爭論。《明報》發表學者成名的評論《從「愛國愛港」看香港半獨裁政制的困局》認為,「愛國」重於一切的講法,是 典型獨裁社會「愛國主義」 的論述。獨裁者或利益集團不時利用愛國主義追求個人或集團利益,對人民帶來災難,例如發動二次大戰、文革、 東南亞排華運動及戰後歐洲新納粹主義。
怎樣才算愛國?港澳辦主任王光亞表示:「支持一國兩制,支持香港繁榮穩定,肯定是‘愛國愛港’的行為,不能選出‘對抗中央’的人當特首」。但怎樣才算「對抗中央」呢?成名在文章中問道:要中央交回單程證審批權給香港、中央不再干預立法會和行政長官選舉及中聯辦官員不應再在電視發牌干預議員投票意向,算是「對抗中央」嗎?算是不支持香港繁榮穩定嗎?他認為,中央以含混不清的 「愛國愛港」 概念作為當特首的條件,明顯地想進行有篩選的假普選。
反對梁振英的香港民眾示威活動(資料圖片)
成名說,梁振英上臺後,忽然出現不同的「愛字頭」,是群眾鬥群眾的策略,以語言和肢體暴力,倒果為因地把爭取民主人權的政黨或人士標籤成亂港勢力,這種在專制社會常見的對自由、民主運動的壓制,長遠易造成更大的衝突、群眾動員和政治不穩。
媒體操守難堅持
傳媒大亨邵逸夫去世,《明報》撤換總編輯,這二者之間有什麼關聯?時評家李怡在香港《蘋果日報》發表文章《所恨芳林寥落甚,春蘭秋菊不同時》,認為這兩件事表面看似無關,實際上卻象徵著一個時代的終結,和另一時代的開始。
李怡指出,在中共從統戰進而直接插手干預,和政商界紛紛靠攏的形勢下,香港新聞自由遂在自我審查中趨於陷落。回歸前曾經最有公信力和最能發揮監督政經社功能的報紙《明報》、《信報》相繼在賣盤後失去了英雄本色。《明報》這次換總編輯,據聞也與連續頭版報導港視新聞特別是揭露行會機密文件有關。
李怡說,《信報》、《明報》在股權易手後,仍能維持一定新聞操守的原因,是一批中低層員工對新聞自由的堅持,而擔任總編輯的香港人也要顧及員工情緒和報紙的銷量、影響力,即使受到包括老闆在內的各方壓力,要盡責就仍須適當頂一頂。換了一個與香港無聯繫、只盡忠老闆的總編輯,只要老闆覺得自己的其他生意比報紙的聲譽、影響力甚至銷量、盈虧更重要,那麼新聞自由絕對不會被置放在第一位,甚至會將報紙作為公關的私器。而一旦最有公信力的傳媒相繼淪陷,社會上的其他自由也不容易維繫了。
刀把子捅誰呢?
繼習近平周出席中央政法工作會議發言強調維穩之後,中國公安部長郭聲琨表示習的講話「突出強調政法機關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機關、黨和人民掌握的‘刀把子’,充分體現了堅定的政權觀念。」「刀把子」稱為網路熱詞,但是大部分評論均被刪除。
學者王曉漁說, 「刀把子」之說曾出現在反右後的人民日報中,1957年12月20日社論《政法部門需要徹底整頓》指出‘政法部門是刀把子’;1990年中共中央通知中曾有」軍隊是黨和人民手中的‘槍桿子’,政法部門是黨和人民手中的‘刀把子’」。
刀把子到底要捅誰?(資料圖片)
律師李方平問:「刀把子捅誰呢?」他得到很多回答,例如:「書記看誰不順眼就捅」、「誰得罪了書記'二奶'就捅!」 、「誰敢阻止強拆就捅」、 「誰要公布官員財產就捅!」、「誰敢講真話也捅!」、「重慶經驗,主要是誰的錢多就捅」。
據報導,的NGO組織」公盟」betway体育手机网 被定義為」反黨集團」。網民」瀟灑F崑崙俠」說,」我覺得就算王G(功)權 」反黨集團」也沒罪啊,都說中X(中)共獨裁,現在有了這個'反黨集團'不就是西方所說的反對黨嗎」。
各地「兩會」相繼召開,律師徐昕呼籲建立官員財產公開制度。徐昕說,「1987王漢斌(時任人大常委會秘書長)就提出建立官員財產申報制度;1994官員財產申報法列入人大立法規劃。各界多年積極呼籲,毫無進展。其實質是官員反對,有關部門稱條件不具備。財產申報無需任何條件,二百年前瑞典就實行。作為反腐最重要的舉措,呼籲立即出臺陽光法案,建立官員財產公開制度」。徐昕的呼籲遭微博刪除,但他表示堅持每日呼籲,直到官員財產公開。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