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4年02月13日訊】2014年,中國經濟變數仍在,但已與去年有所不同。在國內利率市場化改革快速推進(甚至可以說是過快推進)的過程中,金融監管者與金融機構之間的貓鼠博弈進一步升級。金融創新讓監管者對金融市場運行的行政掌控力下降,反過來又促使監管者出臺更加嚴厲的措施來控制金融活動,從而令金融市場亂象紛呈。這一局面在2014年仍將延續,將會給金融體系乃至整個宏觀經濟帶來巨大風險。
上次,我們著重分析了金融系統的信用問題。下面,讓我們來分析一下2014年中國經濟的第二個變數,即
變數之二:資金價格
過去幾年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快速推進給中國貨幣當局自身帶來了不小麻煩。資金價格的上揚和波動就是一個表現。在2014年,資金價格將像去年下半年那樣,繼續存在高度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主要表現在兩處:一是資金價格自身的走勢;二是資金價格對實體經濟的影響。
中國的「錢荒」,何時能真正解決?(看中國配圖)
利率市場化改革很大程度上弱化了監管者通過傳統行政手段調控貨幣投放的能力。但另一方面,實體經濟資金需求主體又並未建立起對資金價格的敏感性,導致央行僅憑利率手段無法控制住貨幣總量。因此,從2013年6月開始,央行又重回數量調控的老路。只不過這個數量控制更多作用於銀行間市場這一流動性源頭之上。於是,銀行間市場就從「錢荒」之前的利率穩定變成了之後的數量受限、利率波動。可以預期,銀行間市場流動性的這種緊平衡在2014年還會延續。而在流動性偏緊的預期之下,在節前、季末這些關鍵時點,金融機構之間資金拆借意願將會下降,導致資金面內生性收緊,進而引發資金價格的大幅攀升。儘管筆者相信如去年「錢荒」那樣極端的情況不會再次發生,但資金價格的不確定性應該持續處於高位。
較高的資金價格對實體經濟會有一定的緊縮效應,對民營經濟尤其如此。較高的資金價格一方面會增加民營企業的財務成本,惡化其經營效益,另一方面又會抑制其資金需求,進而削弱其活力。而與政府相關的資金需求方(如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政策性銀行)則在高利率環境下仍然能保持較為旺盛的資金需求。這樣就事實上形成了國有資金需求對民間資金需求的擠出,令本應是利率市場化受益者的民間經濟反受其害。同時,經濟增長則更加依賴國有經濟,經濟結構進一步扭曲,增長的勢頭也更加依賴政策推動,從而呈現出更加波動的局面。而民營經濟在高利率重壓之下還能維持多久,也存在較大變數。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