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證」人

 2014-02-26 02:2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看中國2014年02月26日訊】我們一生到底需要多少個證件來證明自己?或許大多說不清楚。

不過,你不要著急,有人把你這一生需要的證件捋了捋:中國人一生所需103種證件。

2月20日,媒體報導,在廣州兩會期間,准生證、戶口本、畢業證、職業資格證、退休證……廣州市政協常委曹志偉端出滿滿一盒子的證件。曹志偉及其19人團隊歷時半年,調研收集了103個與人生不同階段相關的證件,並繪製了一幅「人在證途」的圖表。這些證件、證明大致分為六類:身份證明類、學歷證明類、工作證明類、家庭(婚姻)證明類、財產保險證明類、生活證明類。

看到這些證件,再加上這些無比繁瑣的辦證手續,有點傻眼了吧?需要提醒的是這不是個案,按曹志偉的話說「入榜單的門檻是:超過3000萬人需要辦的證才有資格進入。」

這是中國人一生要辦相關證件的基本常態。你我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都可能遇到。

在中國必須成為「證」人,這是必須的。

如果說,有關部門要求老百姓必須「持證」才能行走江湖,那麼就是認認真真為老百姓辦實事,簡化一些不必要的手續,辦理這103種證件也不算難事,問題的問題顯然這就是問題。

因為老百姓現在不僅辦證多,辦證過程也十分繁瑣麻煩。據曹志偉團隊調研,辦這103個常用證件,需要經過近60個單位部門,蓋100多個章,交28項辦證費。而且在辦證的過程中,同樣的材料需要在不同的部門重複提交。根據統計,在這103個證件的辦理過程中,戶口簿要提交37次,照片要提交50次,身份證更誇張,要提交73次。

針對的「人在證途」,廣州市領導當場表態,解決辦證難的問題將列入廣州今年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工作項目,這值得肯定。但是其他省市需要辦證的老百姓又該如何是好?

辦證多是讓人頭痛的事情,而比辦證多更讓人焦慮的是辦證難。

去年,潘石屹說自己有一年為了給妹妹轉戶口,跑了11趟公安局,到最後也沒辦成。有一北漂小夥返鄉6次辦護照,河南鄭州市的一位準媽媽為準生證「操碎了心」:4個月內跑20趟才辦成……其實,發生在你身邊辦證難的事情算是常態。

中國人辦證為何這麼難?

中國改革開放幾十年,大家都在說簡政放權,讓利於民,把方便給老百姓,說是說,但做歸做。因為一旦簡政放權,就必然牽扯到編製,牽扯到國家的行政經費、辦公費用,牽扯到辦公用房都會縮減。權力不用,都會過期作廢的,很多部門都是通過辦理各種證件來體現自身「威嚴」的。如果政府不能真正解決目前的辦證難問題,則勢必會讓人懷疑「辦證難」的背後,到底是權利多、服務多,還是只是有關部門為自己撈取油水,謀取部門利益的一種手段。

辦證難,其實也是一種制度設計的不合理。我就沒有搞懂,為什麼一些行政審批需要那麼多繁瑣的程序,為什麼就不能簡化呢?政府勢必要重新審視老百姓一生要辦100多種證件所帶來的各種成本,建立一種高效、務實、廉政的行政審批制度。因為,任何一項制度的建立,在確保運行安全的前提下,應刪繁就簡,儘可能減少運行過程中的社會成本,因而,關鍵在於建立服務型政府。

建立服務型政府不是停留在口頭上的,而是實實在在要「馬上辦」的。一些原本可以公開的簡化的辦事程序就是不上牆,一些政府部門總是把自己應該辦的事情當成「群眾來找麻煩」的事情來做,一些辦事人員對群眾來辦事的態度蠻橫,一問三不知,不把群眾當親人,而是當成仇人,這種思想一定要根除。

我還發現一種怪現象,就是很多辦證多,辦事難,盡給老百姓添堵、添煩的事情,都是需要暗訪、曝光之後,領導才能「高度重視」,相關部門立行立改,處理了有關責任人,才能「迅速」解決問題,既然都能「迅速」解決,為什麼領導不出面就「迅速」不起來?不能否認的是「衙門作風」有普遍性和頑固性,絕對不會因為領導的親自過問,而徹底解決。一定轉變政府職能、簡化審批程序、嚴格依法行政,才能去官氣、接地氣。

我只是希望,我們能建立起真正的服務性政府,把簡化行政審批程序落到實處,掃除「衙門作風」,老百姓的事情「馬上辦」,這樣才有可能解決好老百姓辦證多,特別是辦證難的問題。

有人說,美國人一生只需一個社保號即可,是真正的「一卡通」。國慶不同,國情有別,簡單比較無意義,我只是希望,政府職能部門能盡量簡化手續,老百姓辦證能看到辦事人員的笑臉,爭取一兩趟就搞定,就是善莫大焉了。

這個願望能實現嗎?在中國當個「證」人的確很難。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