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環球凱歌傳媒集團(中國國際廣播公司下屬公司)記者
【看中國2014年03月15日訊】 2014中國總理記者招待會,給人留下顯著印象,即內容平淡、富有主旋律色彩。諸多舉世關注而且按照常理乃記者特別感興趣的敏感問題毫無涉及,比如周元根(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此處為了避開審查,只能用這個名字)涉嫌貪腐問題。
這與兩年前的溫家寶記者招待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那次招待會上,美國《紐約時報》記者儲百亮石破天驚地提出了薄熙來問題,迫使溫家寶總理當場表態,導致薄熙來案東窗事發。有意思的是,這位記者隨後的命運變得微妙起來,長期得不到中國外交部門的簽證,因此不得不「流亡」中國香港。
兩相對比之下,不能不讓人懷疑:這次招待會記者的問題經過了審查和「過濾」,對提出問題的記者事先作了精心挑選。
關於前者,大家應該不意外,在中國,哪有不經過審查的事?關於後者,今年「兩會」期間的多場記者會佐證了這一看法。比如在周小川參與的記者招待會上,《澳大利亞金融評論》記者在多位中國記者受邀提出問題後,用中文在現場大喊:給外國媒體一個機會,隨後自我調侃式地說,「我是真外媒,不是冒牌貨!」
這位記者顯然是知情者,捅破了真相,它所意指的「假外媒」,就是在此次記者招待會上首個提問的「澳大利亞環球凱歌傳媒」,該機構記者肯尼除了在此次記者會上首提問題外,在離它幾天前的財政部記者招待會上,同樣獲得提問機會。
如此巧合,堪稱罕見。要知道,在數量龐大的外國媒體參加的高規格記者招待會上,只有區區可數的記者有可能提出問題。
環球凱歌國際傳媒集團4年前成立,在澳洲墨爾本設有辦公室,跟大陸國營媒體有密切關係。大半股權是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持有,環球凱歌官網列有在北京的住址和電話號碼。
像《澳大利亞經濟評論》記者那樣捅破窗戶紙的情形畢竟不是每次都有的「好事」。這是因為記者不僅要注意自己的禮儀形象,也得兼顧與中國有關部門的關係,如此「搗亂」,今後還怎麼在中國記者招待會上「混」?
事實上,在李克強總理的記者招待會上,也有至少兩家名不見經傳的「外國媒體」記者提出了自己的問題。它們是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和荷蘭國際新聞電視臺。說它們籍籍無名,是由於百度搜索後,除了有關兩家媒體記者提問的信息外,很難搜索到其他詳細內容。
就像「澳大利亞環球傳媒」一樣,很多在中國政府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提問的記者所在「外國媒體」擁有中國背景或者中國投資。
它們使人聯想起,中國國內媒體經常就中國敏感事務援引的外媒報導,或者採訪的外國專家,都是「出口轉內銷」的「冒牌貨」,受中國控制或者影響的。
死要面子,不惜造假以粉飾自身,令其看上去體面光鮮,是中國的標誌性形象,然而如此露骨的做法,也使得西洋鏡揭穿後,更加顯得滑稽可笑,乃至可恨!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