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見證科學底下的經絡奧秘(組圖)

 2014-03-23 19: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如果沒有皮膚,情況又怎樣?

日本人真有點武士道精神,為了研究「皮膚電阻測量」這個難題,日本的一位生理心理學家本山(Y. Motoyama)乾脆用黏膠帶把皮膚的角質層剝掉進行測量,這顯然是很痛苦的實驗。他發現只有30%的讀數來自於皮膚,而70%的讀數則來自於皮下。所以在經穴的測量中,真正的信號來自於皮下,而皮膚電阻只是對測量的一種干擾。

體液不可能是測量的資料來源

如果經穴電測量的資料並不是皮膚電阻,那麼穴位上和非穴位區的這種巨大的電阻差是源自皮下的什麼地方呢?是不是源自體液?或者說,我們所測得的是體液電阻嗎?但眾所周知,包括血液、淋巴液、組織液、細胞液等等所有的體液,導電能力都好得不得了,與海水一樣。所以,在臨床用的儀器中可以完全不考慮體液電阻的影響。

神經、血管、肌肉也不可能是測量的資料來源

面對這種情況,許多生理學家和醫生猜測是否經穴電測量的資料是源自神經活動、血管活動或肌肉活動呢?這種猜測是可理解的,但是從物理學的角度則說不通。眾所周知,神經、肌肉、血管、淋巴管等等都浸在體液之中,於是測量電流就可以輕易地繞道而走。這情景就如浸在海水中的水草等生物一樣,絲毫也影響不了海水的電阻和電導。

植物沒有神經,但也有經穴

許多生理學家,就像「九五攀登計畫:經絡研究」的首席科學家謝益寬那樣,一直企圖把經絡現象歸成神經活動。但是身為認真的科學家,是不能採用鴕鳥政策,對許多重要的實驗視而不見。例如植物上的低電阻點和高聲強點的存在,又該怎樣解釋呢?

更重要的是,新疆森林研究所的中國科學家和匈牙利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首先在樹上測出了低電阻點,再把毫針捻入低電阻點中,就如給人扎針一樣。同時,他們又用紅外線攝影機測定該樹的溫度。十分鐘後,這棵樹的溫度升高了攝氏0.3-04度。兩星期後,這棵樹的生長速度明顯快於對照組的樹木。這實驗表明,植物表面的低電阻點也有穴位點功能。而眾所周知,植物是沒有神經系統的。所以,這也是把經絡現象都歸結為神經活動的難點之一。


經絡也存在於動物和植物身上,具有低電阻、高聲振動等特性。西瓜表面的低電阻點(藍色,為穴位所在)和高聲強點(紅色),兩者常平行分布。

測謊器的困境

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由於人權問題,測謊器已經很少使用了。其實,測謊器的工作原理,也一直是個未能解決的難題。長期以來,人們認為測謊器測的也是皮膚電阻,當被測者說謊時,手心就會出汗,於是皮膚的電阻就會下降。但如果只是一個手心出汗問題,當被測者說了謊、也出了汗,那麼電阻就會一下子下降,不會在短時間再升上去。

但是事實上,當被測者突然面對一個棘手問題時,電阻值並不是單調下降,而是急劇上下波動。這樣一來,就無法用出汗來簡單解釋,因為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飛快地出汗,又飛快地把汗吸收回去,如此反覆。

雖然測謊器並不是本書討論的重點,但當我們對針灸的背景(尤其對背後電磁場的耗散結構)有了充分的認識,測謊器的原理就變得很簡單了,因為在情緒波動時,電磁場的耗散結構會出現大幅漲落,從而導致身體電導能力的大幅度波動。至於什麼是電磁場的耗散結構,我們將在後面的章節進一步討論。

科學剖經絡奧秘/穴位有多大?經絡有多寬?

說來不好意思,這個非常孩子氣的頭號「傻問題」,也是我曾經常常問的問題,而且往往搞得許多知道什麼可以說、什麼不可以說的大人很為難。

因為我就是個針灸的外行,尤其是偶然捲入針灸研究的頭幾年,幾乎每遇到一位針灸大夫就問一遍。不單是中國的中醫大夫,也問西方學過針灸的西醫。

答案當然各式各樣,有的說像黃豆那樣大,有的說像綠豆那樣大,有的說像指甲那樣大……。不過,最有趣的是,我得到了兩個非常典型的答案。一個來自於東方大夫,另一個來自於西方醫生。

這位東方大夫任職於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當時正在歐洲講學,有五十多歲了。因為當時我是他的接待人,又與他年齡相近,再加上是私下聊天,所以就比較自在。聽了我那個問題後,他不禁失笑地對我說:「張老師,不瞞您說,您這個問題,我當學生時就問過了。」我聽了很高興,趕緊問:「您老師怎麼說?」他說:「被我老師狠狠地罵了一頓,我就再也不問了。」這好像不是答案,卻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中國式答案。

兩千多年來,中國人在孔先生的教導下,學會了尊重權威,學會了不讓老師為難。從那之後,我也覺得自己長大了許多,也懂事了許多,再也不向中國大夫們提這個孩子氣的傻問題,免得老是讓人為難。

然而,從另一位西方醫生那兒,我卻得到了完全不同、充滿自信的答案。這位西方醫生是德國人,年輕時受過良好的西醫教育,又是醫生世家,父親還是電子針灸的發明人。當我問到腧穴的形狀和大小時,他面無難色,立刻給我一個非常明確的回答:「哦!腧穴是正圓形的,直徑為2.5公厘。」他的自信讓我吃了一驚。不過,後來當我看到他的電針儀時就明白了,那架電針儀的探頭頂部是平的、正圓形,直徑就是2.5公厘。這真是典型的德國風格。

顯然,這兩個答案都不是好答案。真正讓我停止問這個傻問題的還是一位名叫貝克(Robert O. Becker)的美國醫生,也是紐約大學的教授。他不但早在1950年代就已經問過了這個傻問題,而且還自己設計了專用儀器來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

事實上,他也做了至今最漂亮的實驗結果。這個實驗結果不但回答了我的傻問題,還告訴我,這個問題不單是個傻問題,而且根本是錯的。現在讓我們一起看看,我這個傻問題到底錯在哪裡?


腧穴即穴位,是臟腑經絡之氣輸注出入的部位,既是疾病的反應點,也是針灸臨床上的刺激點。此二圖是美國醫生貝克針對大腸經「合谷穴」及三焦經「陽池穴」所做的電測定記錄,記錄紙的中心點就是腧穴的中心,外面一圈圈都是電導等值線,可以看出腧穴的形狀與大小。

圖左邊是大腸經上「合谷穴」的電測定記錄,右邊是三焦經上的「陽池穴」電測定記錄;記錄紙上寫的數字是相對電導值。每張記錄紙中有一個中心點,也就是腧穴的中心,相對電導值定為100%,也就是定為1.0。圍繞這個中心,可以看到圈圈的電導等值線,分別標為0.9、0.8、0.7、0.6……,即分別具有90%、80%、70%、60%……的相對電導值。

如果我們把這種電導「等值線」看成是地形圖上的「等高線」,就可看出原來穴位並不是像針灸銅人身上那樣的小洞洞,具有清楚的邊界和明確的深度;而是像一座邊界不清的小山峰。

科學剖經絡奧秘/經絡和腧穴會不會移動?

顯然,這個問題也是一個不折不扣、非常孩子氣的傻問題。因為不論翻開哪一本針灸教科書,所有腧穴的位置、所有經絡線的走向,都用圖畫得一清二楚。

不但用圖,還詳細地用文字描述了如何用「同身寸」(「同身寸」是針灸專有名詞,意思是同一個人身上的單位比例尺寸,即根據每個人不同的高矮胖瘦,由其身體比例尺寸來確定穴點。)測出腧穴的正確部位。對於這樣清清楚楚的事,還有什麼可問的呢?

當然,這個傻問題還會讓人聯想到一些武俠小說,例如金庸《射鵰英雄傳》中的人物西毒歐陽峰,他煉功走火入魔,全身穴道都錯了地方。不過人們也會想到,那是文學家和藝術家們編造出來的故事,怎麼可以當真。如果把這些當真,那不但一點都沒有科學態度,也真是太孩子氣了。


正常人手掌上的電導分布圖,基本上來說,顏色越深,電導值越高,而電導值最高點是穴位。

不過在這兒,我還是請讀者再翻到本書第二部第二章。其中的圖可不是從武俠小說上抄來的,而是中國著名的針灸研究專家李定忠教授觀察得來的,可靠性不用懷疑。而從圖中可以看出,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經絡可以大幅改變路線,當然腧穴的位置也會隨之大幅改變。看來藝術家也不完全是胡謅的,用他們的話來說,是「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意思就是還是得有一定的生活基礎,再添上了他們的想像和藝術加工。

其實,不要說是藝術家們可能有一定的生活基礎,每個有經驗的針灸大夫也都知道「氣至病所」這個現象。說穿了,所謂「氣至病所」就是當人生病時,經絡已經自動改變了線路,當然腧穴的位置也不得不相應改變,就與西毒歐陽峰走火入魔一樣。還有所謂的「阿是穴」,就是在某些病理狀態下臨時出現的腧穴,也就是說穴位臨時變換了地方。

除了針灸大夫的經驗之外,「循經感傳現象」這個專案中的大樣本調查也表明:只有86.7 % 的感傳線路是與教科書上畫的經絡圖一致,而其他人或其他情況下,即使在同一人身上重複刺激同一穴位,一般都有1-2公分的漂移。

當然無論有多少人的觀察和經驗,像我這種搞慣自然科學研究的人還有一個壞習慣,就是不管有多少人說,我也不信;只有用儀器測量出來的,我才信。於是這就出現了圖2和圖3這樣的彩色記錄圖。

圖2和圖3中的顏色並不是真實顏色,而是所謂的「假色技術」,就是用不同的色彩來表示不同的測量資料(見圖2下方所標示的測量值),基本上來說,顏色越深,電導值越高。如前面說過的,腧穴的中心就是電導值最高點,經絡的中間線也是電導值最高的線。從圖2可以看出,掌心「勞宮穴」的電導值非常高。此外,手指肚上的「十宣穴」,電導值也相當高。

圖3是在各種病理或異常生理狀態下,手掌上的電導分布圖。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只有「十宣穴」是比較穩定的,其他穴位可變性都很大。

現在看來,第二個傻問題:「經絡和腧穴會不會移動位置?」好像不算太傻。其實,這個傻問題也解決了另一個重要問題:「為什麼用西醫研究中最拿手的解剖學方法來研究經絡沒有成功?」因為經絡是活的。

科學剖經絡奧秘/皮膚上的電測量資料到底可不可靠?

與中醫師正好相反,西方科學家對儀器的相信遠遠超過對人的相信,因為他們認為人會說謊,而儀器不會說謊。

說來不好意思,像我們這種從小就受西方科學教育並長期從事科學研究的中國人,也染上了這種壞習慣。因此對儀器測量結果的重視,遠遠超過循經感傳這種主觀感覺的問答記錄。

不過,儀器也有儀器的問題。即使儀器不說謊,並假定用儀器的人也不說謊,但是儀器會出毛病,使用儀器的人也可能犯錯。這一切都會影響儀器測量的可靠性。所以,即使用儀器測出來的結果,也要在別人的實驗室中能重複做出來才比較可靠。

例如從1947年發現經穴電現象開始,經穴電測量早已在全世界廣為流傳和使用。但是這種測量技術是否絕對可靠呢?其實這並不能算是一個傻問題,而是一個很嚴肅的科學標準問題。要是經穴電測量技術是不可靠的,那麼不要說本書全錯了,全世界幾十萬名用電針技術的醫生和科學家都是自欺欺人,瞎胡鬧了。


探頭壓力與皮膚電阻的關係這是中國科學家張世儀所做的實驗。從圖中可以看出,穴位上和非穴位區的皮膚電阻值差異大到十倍之多。雖然探頭壓力會影響測量的絕對值,但是穴位上和非穴位區的差值幾乎與探頭壓力無關。

德國人是很有哲學頭腦又極為認真的民族,所以既出了科隆醫生、福爾醫生這樣電針的先驅,也出了許多極為認真的科學家對他們的工作進行反覆推敲,這樣才能為一項全新的工作打下紮紮實實的基礎。

德國凱撒斯勞滕大學(Universitat Kaiserslautern)物理系主任就是一個典型例子,他是個電子學專家,對於針灸等東方醫學也抱持開放態度,早在1980年代就想親自試試經穴的電測量,也就是德國人所稱的「皮膚電阻」測量。可惜,他實驗室裡的儀器實在太好、太靈敏了,因此測量結果把他搞糊塗了,他發現電針測量中存在著幾個大問題。

首先,在皮膚上測量時,探頭所受到的壓力對測量結果影響極大。所以這種測量的可靠性就有問題。

第二,即使把壓力穩定下來,測量資料還是不停地變;還有測量儀器的靈敏度越高,精度越高,所測得的資料就越不穩定,而且資料波動幅度很大,根本就得不到可靠的數值。

老實說,一般臨床醫生(不論是東方的或西方的)都不太會注意到這種測量技術問題。但所幸的是,中國也有這樣極為認真的科學家,早在1970年代就對電針測量技術的可靠性進行了嚴格、有系統的研究。

從張世儀的實驗中可以看出,穴位上和非穴位區的皮膚電阻值差異大到十倍之多。雖然加在探頭上的壓力會影響測量的絕對值,但是穴位上和非穴位區的差值幾乎與壓力無關。

於是,我們就可以比較放心地說:福爾電針採用的所謂「皮膚電阻測量」是可靠的。雖然從電子技術的角度來看,測量精度並不是很高,但是從臨床實用的角度來看已經夠好了。

来源:《人體的彩虹—見證科學底下的經絡奧秘》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