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聯句詩》賞析

 2014-06-21 12:3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漢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五年)春,起造了一座柏梁臺。此臺用香柏為梁,故名柏梁。元封三年(公元前一O八年),在柏梁台上開宴,規定二千石以上的官,能作七言詩者,可以坐於上席。於是皇帝首先作了一句七言詩,親王、大將軍、丞相等按官位高低每人接下去作一句,都用皇帝所作第一句的韻腳。從此文學史上出現了第一首連句體的《柏梁詩》。「柏梁詩」既是詩題,又是詩體名詞。後世的一切聯句詩都可以稱為「柏梁詩」或稱「柏梁體」。太初元年(公元前一O三年)十一月,柏梁臺被大火燒燬。「柏梁詩」遂成為此臺唯一的紀念文獻。

柏梁詩

日月星辰和四時(帝)
驂駕駟馬從梁來(梁孝王)
郡國士馬羽林材(大司馬)
總領天下誠難治(丞相石慶)
和撫四夷不易哉(大將軍衛青)
刀筆之吏臣執之(御史大夫倪寬)
撞鐘伐鼓聲中詩(太常周建德)
宗室廣大日益滋(宗正劉安國)
周圍交戟禁不時(衛尉卿路博德)
總領從宗柏梁臺(光祿勛徐自為)
平理清讞決嫌疑(廷尉杜周)
修飾輿馬待駕來(太僕公孫賀)
郡國吏功差次之(大鴻臚壺充國)
乘輿御物主治之(少府王溫舒)
陳粟萬石揚以箕(大司農張成)
擻道官下隨討治(執金吾中尉豹)
三輔盜賊天下危(左馮翊盛宣)
盜阻南山為民災(右扶風李成信)
外家公主不可治(刺兆尹)
椒房率更領其材(詹事東掌)
蠻夷朝賀常會期(典屬國)
柱枅樽櫨相支持(大匠)
枇杷桔栗桃李梅(大官令)
走狗逐兔張罘罳(上林令)
齧妃女唇甘如飴(郭舍人)
迫窘詰屈幾窮哉(東方朔)

從梁王以下二十二人都是文武官員,每人作詩一句,講他自己的職責。例如太常卿是禮樂官,他管的是「撞鐘伐鼓」。宗正卿是主管皇族的,所以他知道「宗室廣大」,貴族愈多。京兆尹是首都市長,他最怕「外家」和「公主」,他管不了。大官令是管理果樹園的,他不會做詩,只會淒合果名七字。上林令是管理上林苑的,而上林苑是皇帝的獵場,「走狗逐兔」是他的本職。最後還有二人:郭舍人是武帝的管家,東方朔是文學侍從,此二人都以滑稽著名。故以詼諧的詩句結束。郭舍人說:我咬宮女的嘴唇,甜得像飴糖一樣。東方朔說:我做不出七言詩,窘得簡直沒有辦法了。

這裡有許多官名,如大鴻臚、大司農、執金吾、京兆尹等,都是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一O四年)所設置,元封三年還沒有這些官職。梁孝王名武,是漢文帝的兒子,元封三年以前早已去世,怎麼還能「從梁來」。這些都是疑點,因此有人以為是偽作,但此詩見於《三秦記》,即使是後人偽作,時代也相當早,它仍然可以說是最早的聯句詩

晉武帝司馬炎的時候,有一個賈充,歷官尚書令、司空、太尉。他娶李豐的女兒為妻。李豐得罪被殺,他的女兒也判處流徒。賈充便再娶郭配的女兒。後來李女得赦回來,皇帝允許賈充兼有二妻,稱為左、右夫人。可是郭夫人不許李夫人同居,賈充只得為李夫人另建住宅而不與郭夫人往來。李夫人名琬字淑文,郭夫人名槐,字玉簧。李夫人有文才,賈充去看她,二人聯句成詩一首。這是比較可信的一首最早的聯句詩。

與妻李夫人聯句

室中是阿誰,嘆息聲正悲。(賈)
嘆息亦何為,恐但大義虧。(李)
大義同膠漆,匪石心不移。(賈)
人誰不慮終,日月有合離。(李)
我心子所達,子心我亦知。(賈)
若能不食言,與君同所宜。(李)

這是一首對話體的詩。每人二句,用同樣的韻腳。賈充問:誰在屋子裡嘆氣?李夫人說:我嘆氣是為了怕夫妻的情義有所缺損。賈說:夫妻情同膠漆,我的心終不改變。李說:這很難說,日月也有離合。賈充說:不用擔憂,我們二人是彼此知心的。李說:只要你說話算數,我就與你一起過活。

此後,聯句詩綿延不絕。齊代詩人謝眺似乎很高興和朋友聯句,他的詩集中還有七篇連句詩:其中《阻雪連句遙贈和》一篇,是和江革、王融、王僧孺、謝昊、劉繪、沈約共七人的連句,每人作五言四句,謝朓首唱。這首聯句詩不是七人在一起時同作的,是用通信方法互相贈和的,故題目說明是「遙贈和」。這又是聯句詩的創格。

梁元帝蕭繹有《宴清言殿作柏梁體》,是摹仿漢武帝與群臣聯句,每人各作七言一句,敘述本人的職責。可惜全詩已亡佚,僅存三句。

梁武帝蕭衍有《清暑殿效柏梁體》一首,也是與群臣聯句,每人作七言一句,各人講他的本職。

梁簡文帝蕭綱有《曲水聯句》,是他為皇太子時與朝臣王臺卿、庾肩吾等人的聯句,每人作五言四句,賦詠曲水。太子作結句。

梁詩人何遜也喜歡聯句。他的詩集中有聯句詩十六首,都是每人作五言四句,有《擬古聯句》、《相送聯句》、《至大雷聯句》、《折花聯句》等,題材有所擴大了。但像《送褚都曹聯句》一首,全文止有四句,句下都不註明作者,顯然是只保存了他自己所作四句,而沒有保存其他作者的詩句。

齊梁以後,聯句之風冷落了一時。到唐初,太宗李世民於貞觀三年(公元六二九年),大破突厥後,宴請突利可汗於兩儀殿,也效法漢武帝與群臣聯句為柏梁體。《全唐詩》中收此詩,聯句者為淮安王、長孫無忌、房玄齡、蕭瑀,太宗首唱七言一句。
其後,高宗李治有《咸亨殿宴近臣諸親柏梁體》一首,僅存高宗首唱「屏欲除奢政返淳」一句。中宗李顯景龍四年(公元七一O年)正月五日在蓬萊宮大明殿看吐蕃人騎馬之戲,也和群臣作了一首柏梁體聯句詩。這首詩共十四句,中宗首唱之外,參加聯句者十三人。皇后、公主、昭容作六句,都是女詩人。最後由吐蕃舍人明悉獵作結句,這又是聯句詩的新樣。以後幾朝皇帝,不見有與群臣聯句的記載,但中宗李昂與柳公權的聯句卻又是唐史上著名的事。

由於開國以後三朝皇帝的提倡,聯句詩在唐代繁盛起來。《全唐詩》第二十九卷所收全是聯句詩。從李白、杜甫起,有顏真卿、顧況、皎然、白居易、劉禹錫、韓愈、孟郊、段成式,直到皮日休、陸龜蒙,從開元、天寶至唐末,聯句的風氣沒有中止過,可知聯句詩特盛於唐代。

唐代的聯句詩,有二人聯句或數人聯句。有每人作二句或四句的。有五言的,有七言的,也有三言的。但都是數人合作一詩,共賦一事一物,而沒有對話體。像賈充和李夫人的對話體聯句詩,文學史上恐怕僅此一首。

李白有《改九子山為九華山聯句》,是李白、高霽、韋權輿三人聯句。李白先作二句,高霽續作二句,韋權輿再續二句,最後李白又作結尾二句。顏真卿有《登峴山觀李左相石尊聯句》,參加者有皎然、陸羽等二十八人。顏真卿作五言二句為首唱。接下去每人續作二句,成為一首五言五十六韻排律,這是作者最多的一首聯句。

李益有《天津橋南山中聯句》一首,參加者為韋執中、諸葛覺、賈島,主客共四人,每人作五言一句,合成絕句一首。這是最簡單的聯句詩。詩云:

野坐兮苔席,(李)山行繞菊叢。(韋)
雲衣惹不破,(諸葛)秋色望來空。(賈)

李絳、崔群、白居易、劉禹錫四人的《杏園聯句》是每人作二句的七言律詩:

杏園千樹欲隨風,一醉同人此暫同。(群上司空)
老態忽忘絲管裡,衰顏宜解酒杯中。(絳上白二十二)
曲江日暮殘紅在,翰苑年深舊事空。(居易上主客)
二十四年流落者,故人相引到花叢。(禹錫)

這首詩是崔群首唱。他先作兩個起句。「上司空」是指定要誰接下去。司空是李絳的官名。於是李絳續作一聯。指定要白二十二接下去。二十二是白居易的行次。白居易作了頸聯,指定主客郎中劉禹錫作結句。這個辦法,就是現代賭酒、賽球的「點將」。

白居易與劉禹錫,韓愈與孟郊,皮日休與陸龜蒙,是作聯句詩最多的搭檔。他們的聯句多數是每人作五言四句。首唱者作起句二句,可以是散句,也可以是對句。接下去再作一聯對句。第二人接下去作對句二聯。如是輪番各作二聯,到最後才以二個散句結束。這樣的聯句,可以成為五十韻、一百韻的長篇排律。

韓愈與孟郊的《城南聯句》是一首著名的五言聯句。它創始了一種新的聯句法。韓愈先作第一句。孟郊作第二、三句。接下去韓愈作第四、五句。如此輪番寫下去,最後韓愈以一句結尾,全詩長到一百五十四韻,三百零八字。這種聯句方法,名為跨句聯法。過去都是每人作二句或四句,概念是完整的,對偶也是由各人自己結構。現在韓愈改為從第二句聯起,就必須先對上句,然後作第二聯的上句,留給對方去找下句。這樣就避免了一人自作對聯。在思想內容方面,要先補足對方出句的詩意,然後自己提出半個概念,讓對方去補足。這樣的聯句,就比較難做了。自從韓愈創造這個聯句形式後,唐詩中止有陸龜蒙、皮日休、嵩起三人的《報恩南池聯句》用過這個聯法。宋代以後,聯句作者很多,一般都是用跨句聯法作五、七言律詩。每人作二句或四句的聯句方法不用了。作長篇排律的也極少了。

来源:中國文學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