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審計發現近三成扶貧資金遭挪用截留(圖)


「蒼蠅」盯上扶貧「蛋糕」(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4年09月30日訊】所謂財政扶貧,是指為改善貧困地區生產和生活條件,支持貧困地區發展經濟和社會事業而設立的財政專項資金。然而,這個困難群眾的「保命錢」、「救命錢」和減貧脫貧的「助推劑」,卻成了一些地方權力的自留地,成了不法份子肆意吞噬的「蛋糕」。

近日,海南審計對除三沙市以外的18個市縣2011年至2013年扶貧資金中的生產發展資金和項目管理費進行了專項審計,共查出違紀違規金額1.9749億元,佔已支出扶貧資金7.1021億元的27%。截至9月9日,共有13個市縣追回違紀違規扶貧資金共計297萬元,有9個市縣共13人被紀檢部門立案調查,1人被檢察機關立案偵查。

「蒼蠅」盯上扶貧「蛋糕」

弄虛作假、違規招投標;供貨來源不正,假化肥、劣質種苗充斥於扶貧物資;層層截留;市縣扶貧辦和財政局違規擠佔挪用扶貧項目管理費……

近年來,隨著海南各類扶貧資金撥付力度不斷加大,這些「民生蛋糕」成為不少不法份子漁利的目標。從鄉鎮幹部到扶貧部門,大小「蒼蠅」使出渾身解數吃扶貧「蛋糕」。

據海南審計披露,通過弄虛作假,為內定投標人「量身訂做」標書成為不法份子慣用伎倆。2011年6月至2013年8月,海南省東方市扶貧辦原主任符方敏利用職務之便,在橡膠苗採購招標中故意設置苛刻條件,造成3次流標後,降低條件以邀標形式使其胞弟符方雄公司高價中標,共同非法佔有扶貧橡膠苗資金270萬餘元。

據統計,67%的扶貧主要物資採購價格平均高於當期市場價格的30%,有的甚至是市場價的2.6倍。

與此同時,層層截留私分和違規擠佔挪用現象嚴重。海南此次審計抽查17個市縣發現,發放的扶貧物資2998萬元,僅有889萬元發放給了扶貧對象,約佔30%。海南瓊海、萬寧、定安等3市縣將採購來的24.3萬元物資,又當作扶貧物資發還給供應商,個人從中漁利;部分村「兩委」幹部私用分配權,謀取扶貧物資佔到30%以上。

而且,海南省16個市縣違規擠佔挪用扶貧資金項目管理費用313萬元,其中用於接待費支出154.04萬元。

財務公開看好群眾「保命錢」

「扶貧資金在從上到下的撥付、使用流程上尚存諸多不規範、不成熟之處,在監管上存在諸多盲區,這是亂象出現的癥結所在。」海南大學法學院教授趙振華認為。

趙振華表示,主管部門和各種專項之間交叉重複,各環節又缺乏有效溝通,導致多項資金投入同一項目的現象屢見不鮮。同時,省級政府監管責任不夠明確,縣鄉政府重資金申請、輕監督檢查,導致監管有名無實。而縣級政府處理扶貧資金一般由扶貧辦、財政部門、發改部門等牽頭,又處於各自為政狀態。「按制度規定,所有專項資金的開支至少要經過3個以上的部門把關,只要1個部門負起責任來,問題就能得到控制。」海南省審計廳副廳長何瓊妹坦言,部分公職人員庸懶散貪,審核走形式,驗收走過場,甚至內外勾結,導致違紀違法問題一路暢通無阻。

同時,在扶貧資金使用中,縣級主管部門領導說了算、鄉鎮申報幹部說了算、村幹部說了算等現象難以有效遏制。資金立項和管理、項目管理者與扶貧資金管理者呈現「兩張皮」。趙振華認為,財務公開是治理扶貧資金問題最好的藥方。有關部門應當建立扶貧資金信息披露制度,完善扶貧對象、扶貧項目公告公示制度,保證扶貧資金在陽光下運行。同時,加大對扶貧資金的審計、監督和檢查力度,引入第三方監督,進一步發揮社會監督作用,引導扶貧對象成為監督資金使用和項目建設的重要力量。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