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群是一個關係緊密的群居動物,它們崇尚某種「公正感」。(網路圖片)
人們從來都認為只有身為高級靈長類的人類才會擁有道德感和正義心,能夠分辨善惡與對錯,然而科學家通過對動物習性進行長期研究後發現,從老鼠到大象、狼群等動物都有它們的「道德標準」。
美國科羅拉多州大學生態學家馬克·比科夫教授對各種動物的習性進行研究後,相信所有哺乳動物的大腦中都具有「道德細胞」,比科夫教授研究發現,世界上許多不同種類的動物都具有先天性的公平感和同情心,願意幫助其他陷入危難的動物。
比科夫教授稱,狼群是一個關係緊密的群居動物,它們崇尚某種「公正感」。在遊戲玩耍中,那些處於統治地位的狼會故意「示弱」,允許低級別的狼扑在它們身上輕咬它們,顯示它們並不像平常那樣凶殘。比科夫教授稱,如果沒有「道德規則」來約束它們的行動,這種習性根本不可能發生。事實上,如果一隻狼不知輕重,對頭領咬得太重,那麼它會立即弓腰「請求原諒」,然後才能繼續進行遊戲。
科學家對馴養的家犬進行實驗後,發現它們也具有某種「公平感」,如果一隻狗被賜予了食物,而另一隻狗卻被剝奪了食物,那麼被賜予食物的狗通常會和另一隻狗分享它的食物。
2003年,南非誇祖拉·納塔爾地區的11頭大象發現一隻被捕的羚羊被困在一個圍欄裡不住哀鳴後,竟然上演了一出「見義勇為」救羚羊的奇蹟事件:象群的頭目用鼻子打開了圍欄門上的鐵插銷,然後順利打開了圍欄門,允許那只被人類逮住的羚羊逃之夭夭。
實驗顯示,人類認為最討厭的老鼠也具有某種「寧可餓死,不害同類」的美德,如果它們發現自己獲取食物時會給其他老鼠帶來痛苦,那麼它們就會放棄獲取食物,寧可絕食。在一個實驗室的試驗中,一些老鼠被給予了食物,但一旦它們吃下面前的食物,籠中的機關就會被觸發,從而導致另外一組老鼠立即遭遇電擊。
這些被給予食物的老鼠發現了這個規律,後來它們再次被給予食物時,竟然對食物熟視無睹,拒絕再享用一口,真有「寧可餓死,不害同類」的氣概。
此外,科學家還在許多種類的鯨魚大腦中發現了梭形細胞,這種特殊的細胞曾被認為只有人類和其他猿類才擁有,它在人類的同情心和理解他人感受的特性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科學家發現,駝背鯨、須鯨、殺手鯨、抹香鯨的大腦中都有類似的梭形細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