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我之前所說,就算不考慮葉璐珊的共青團背景,Smarties作為香港頂尖學府的學生會候選內閣,根本就不夠爭氣——由參選宣言、公關手法到辯論技巧都極其弱,有欠認真、專業之餘,政治認知和危機處理方法亦貽笑大方。要K.O. Smarties,看台面上的表現就行了,根本不用把某閣員的背景或宣傳品上怎麼寫自己的名字拿來出招追撃。
時逢遮革過後,中港衝突與日俱增,「紅色滲透」問題再度掀起了香港人的熱烈討論。前幾天和在大陸長大、近年在香港生活的朋友聊起這個話題,雖然他沒有講述很多關於共青團的資料,可是他以港漂(同時也是前陸生)的身份跟我分享了很多他對陸生參選香港的大學學生會的看法,我覺得蠻值得香港人看,也值得葉同學和其他陸生看。
「就算不是團員,所有內地學生都接受過紅色思想教育」
很多人在網上找到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章程》,看到裡面有入團資格等細則,很自然就會覺得葉璐珊是自己主動申請加入共青團。朋友跟我說,在大陸,學生在初中或高中以後基本上就是團員了,甚至有些學校在學生甫升初中時就會直接把學生當成團員看待,簡而言之即是學生「被加入」共青團。他說這是他成長的城市的情況,跟其他地區省份或許並非完全一樣(朋友來自北方一線城市,葉璐珊則好像是廣州人),但不會差太遠。在我聽來,朋友講出這種情況,並不是要為陸生開脫,強調「成為共青團團員很正常」,而是讓我們看到「大陸學生‘被加入’」背後代表了什麼。
朋友說,「團員」的確和普通學生無甚分別,因為在大陸,就算你不是團員,所有學生不管什麼身份,在初高中甚至早於小學的時候,通通都要接受紅色思想教育,像是7月1日建黨日要去抗日戰爭紀念館,平日也經常要看紅色電影。葉璐珊說共青團沒有政治活動,說得沒有錯,但也不見得對,因為身在大陸的學生,即使在行為上沒有被分派到什麼特別行動任務,他們每天的生活都被教育要愛國愛黨(這難道不是政治嗎?)。大陸的教育系統,本身就是中共的政治活動之一。
至於所謂的「優秀團員」,朋友表示不清楚,但按大陸的習慣,凡是得過獎的都會被稱為「優秀學生」。如果說是活躍參與,可能就是當同學們集體觀看紅色電影的時候,替老師收集觀看後感的學生已經算是「活躍、優秀團員」了。他坦承不會對「團員」身份感到特殊或害怕,或許就是因為當每個人都是團員時,「團員」真的可以跟「學生」這身份劃上等號。然而,朋友同意:「就算大陸所有學生都參加過共青團,並不代表‘一個共青團團員來香港讀書,參選學生會’是一件可以為港人接受的事。」常見跟正當,往往沒有絕對關係。我們從來不能說「因為每個人都這樣做,所有這樣做一定沒有問題」。這是簡單不過的道理,葉璐珊如果連這都不明白,就不僅僅是不理解香港文化與處境,還在邏輯上犯了最簡單的謬誤。
「參過過某些飯局,比曾經參加過共青團更值得懷疑」
正因為在大陸,每個人都會或主動或被動地加入了共青團,所以朋友覺得,如果單純因為一個人是團員就說他有政治任務,不太公平。可是,葉璐珊如果真的與政協委員有來往、或參與過某些協會或團體的飯局,就比較有嫌疑了——很多這種活動表面上是吃飯聯誼,實際上就是挺政府挺建制,再加一些宣傳。這幾年來身邊友人的經歷與分享,都讓朋友感受到「大陸滲透」並非香港人無中生有製造恐慌,而是確實存在——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各種大學的校友會、同鄉會等等。
「就算我們相信他目前沒有政治任務,也難保他將來不會被迫成為一隻棋子」
朋友來自一個非常平凡的大陸家庭,家裡沒有人在政府或黨裡面有什麼職位,反正就是一個普通不過的平民。然而這樣普通的一個人,也多番聽到有人被關心甚至被消失——有港漂朋友只是在「佔中要員」掛名當顧問還是主任之類的單位工作過幾個月,期間沒有接觸到什麼重要人士,也被請去「關心」和問話。人是平安回來了,但被問話的過程中,對方總是有意無意讓他知道"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and your family"。朋友說:「我們這些陸生、港漂,所有資料他們都有存檔。因為我們都在中聯辦辦簽證啊,他們要知道我們在什麼地方讀書工作、參加了什麼團體,都是輕而易舉的。所以就算我們相信葉同學目前沒有政治任務在身,也難保他將來不會接到。一旦他能進入學生會,我相信一定會有人去‘關心’他。」
「當受影響的不僅是前途,而是自身與家人的安全,沒有人能保證自己不會動搖」
葉璐珊曾經在聲明裡面說,Campus TV使用「起底式、誅連式、跟蹤式的調查方法」打壓他。「起底式、誅連式、跟蹤式」這一句用得很順,卻其實很少在香港的context看到…為什麼?因為這一連串根本不是香港人常常接觸到的東西,而是中共最愛用的技倆,也正正是我朋友跟我分享過的個案。在大陸長大的人,或多或少都聽聞過「起底、誅連、跟蹤」發生在身邊人之間。朋友提起時,也抖了一下。他說最恐怖的,是就算你沒有直接做過什麼,你身邊的人都有可能因為你某個身份或跟其他人的關係而被牽連。催淚彈雖然可怕,但畢竟是明刀明槍;中共用的「關心」方法卻是你無法估計的,他們簡單說一句「你的家人在某某區生活得好嗎」已經夠你不寒而慄。當影響到的已經不純粹是前途,而是最親的人的人身安全,人性就變得脆弱不堪。在這種勢力面前,沒有人可以保證自己一直堅守到底。
「參選不順只是他個人情緒上不開心,他選上了則是整體港人都憂心」
朋友對葉璐珊想為非本地同學服務表示欣賞,也很佩服他的勇氣。「在遮革之後,中港矛盾升溫到這個程度,他還敢出來選,的確勇氣可嘉。」不過勇歸勇,勇字當前卻未免太天真。朋友想起約三年前在中大也曾經有陸生想參選學生會,同樣被排斥,所以當時有一波「我戴過紅領巾但我不是怪物」運動(詳情我沒追問,但朋友說當年中大的那位當事人在言辭間都比葉璐珊謙和,而葉璐珊在〈我戴過紅領巾,就不能選學生會?〉專訪中卻非常offensive)。當年尚且如此,何況遮革之後?中港之間的衝突到了今時今日這個地步,來自大陸已經是「原罪」——我直接問朋友認同與否,他答:「嗯,可以這樣說。我覺得陸生們雖然難受,也必須接受,因為我們需要理解香港人的處境。葉璐珊因為參選不順變得很offensive,但那都只是他個人情緒上不開心。他沒有想過,一旦他選上了,則是整體港人都憂心。雖然說大學學生會只是一個很小的組織,中共要滲透、要分化,還有太多渠道。但自遮革之後,香港人受的壓力和衝擊太大,對香港人來說,中共任何‘小動作’,都讓他們陷在危險中——像大家沒有想過的警棍與催淚彈。」有人說寧枉莫縱有可能會濫殺無辜,但想想我們一直以來對自由行的包容,豈不是造成今日自由行、篋與水貨客攻陷香港的局面嗎(sorry有點九唔搭八但今天真的心系屯門)?入境處處長陳國基今天還說有很多自由行其實不是水貨客,只是來購物觀光,不宜一網打盡嚇走他們。我明白,我完全明白。但我們有辦法逐個查探嗎?如果無法逐一調查考證,最穩陣的做法,就是寧枉莫縱,杜絕任何水貨客攻陷社區和紅底人士滲透校園的可能性。
我當然也知道星期五港大Central Campaign,眀峯主席馮敬恩被爆出其外公是共產黨黨員,更有人說是高級幹部。不過除了那位台下的同學爆料外,我們似乎在幾天內難以查考馮敬恩外公的背景和來頭。那麼若論紅底,到底「外公是共產黨」較紅,抑或「本人曾是共青團」較紅?Sorry只得兩天時間消化真得未能想得透徹。但我會覺得,當選後受壓而成為中共棋子,的確兩人都有可能(若馮的外公確實仍居要位而且會向外孫埋手,或若葉當選後被看中並被賦予任務)。然而若說到mindset,馮畢竟沒有在大陸接受過紅色思想教育,而且從他在遮革期間或更早之前的政治取態可見他並不buy中共。反之,葉卻被中共教育了十多二十年。即使葉今天沒有政治任務在身、沒有意圖抗衡香港人的本土意識,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他腦裡的意識形態甚或邏輯思維,仍然極受中共教育影響,要改變他、讓他願意理解香港人處境並非易事,至少從他近日的言論看出他仍然非常倔強,只知港人不包容,卻不知自己也應虛己聆聽。
葉璐珊和很多陸生始終不明白的是:這不叫歧視,這叫做自我保衛。
香港人經歷的,他實在不明白,也沒想過要明白。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