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5年03月04日訊】美媒:中國可能崩潰 美應採取應對措施
美國媒體日前發表文章警告中共可能面臨崩潰,而為了應對中國的崩潰美國應盡早準備,不過通觀全文,文章與其說是應對中國政治危機的措施,倒不如說是對華盛頓應如何策劃中國政治危機進行的指導。
美國學者奧斯林(Michael Auslin)日前透露消息,一位中國高級學者宣稱,中共已經走到了崩潰前夜。美國《國家利益》3月2日發表題為《世界末日:為中國的崩潰做好準備》(Doomsday: Preparing for China’s Collapse)的分析文章,羅列了為應對中國崩潰美國政府應當採取的措施。
首先談論中國崩潰的奧斯林提出,面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擁核國家中國的政治崩潰,華盛頓應當與被邊緣化的中國部分公民建立聯繫,並高調討論中國人權問題,以向中國人顯示美國在道德層面關注中國的發展。奧斯林說,即使中共在近年內沒有發生崩潰,這些措施也能夠幫助美國的決策者們「站在歷史的正確的一邊」。
但《國家利益》認為,類似的措施在中國政治不穩定和統治結構崩潰的問題面前是微不足道的,並且也毫無用處。作者稱,美國真正應當去做的是採取行動,而不是說空話擺擺姿態。作者預期中國可能會發生類似1989年一樣的全國性大規模抗議,而在這種情況下,華盛頓付諸實施的舉措才能保護美國在中國未來的利益。
美國在為中國崩潰做準備?
作者提出,應對中共崩潰可能帶來的全面危機首先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工作和相關計畫,在危機真正來臨之前,必須設想好沒有中共的中國將會變成什麼樣,以及這些改變將會帶來怎樣的結果。需要設想,何種不穩定狀態或者何種政治危機將會威脅中共體制,以及北京可能為了預防這一切而做些什麼。這些預測的目的是降低美國決策者所面臨的不確定性,以防決策者在面對中國危機時因無知而在是否支持中國政府的問題上做出錯誤決定。
在作者看來,這些應當採取的措施包括:首先,確定中國內部的勢力分布,哪些是向心的團結的群體,而哪些具有離心傾向。作者提出,在中共掌權的六十六年當中,它慣於打入所有可能成為政治勢力的群體,而難以籠絡的群體比如法輪功,則會變成體制的棄兒和獵物。但是,仍有處於新生狀態的公民社會群體以及活動家群體能夠存活,而華盛頓需要瞭解中共以外的中國政界。
作者提出,在美國於2003年入侵伊拉克之前,就曾有過完整的有關薩達姆之後的伊拉克政治情況的完整報告,但目前甚至不清楚美國對於中國是否有這樣的研究工作在進行。一旦危機發生,需要的不是有關維族和藏族的報告,而是有關中國12.4億必然主導中國未來的漢族人的研究材料。
其次,美國需要發展、保持和更新有關中共領導人(及其家屬)的資料庫,這應當包括他們能夠被美國凍結的海外資產,以及各種通訊聯絡方式。作者稱,對比彭博社和紐約時報,美國政府要完成這些信息的收集並不難。一旦中共崩潰,幹部們關心的不會是黨的利益,而只能是自己個人和家族的利益,一旦生存受到威脅,中共黨員們只會各尋出路,如果美國想要干預中國的未來,此時保持與中南海、省部級大員和安全部門官員們的私人接觸就變得至關重要。
第三,瞭解中國內部安全力量的能力是至關重要的,這包括國內情報部門和軍方的能力,它們將決定短期的不安定是否將會發展為關鍵性的混亂。作者提出,許多研究會將中國軍方作為一種維持體制的力量,但事實上如果中國發生大規模公眾抗議,這只能是因為忠誠而強力的安全機構已經脫離了控制。
這至少要求瞭解解放軍指揮部內部的情況,當中央下達命令時,軍方領導人需要作出決定,軍方應該支持目前政府、自己取而代之或者是袖手旁觀。作者提出,儘管大多數解放軍軍官都是中共黨員,但中國政軍之間的關係已經發生了重要變化,現在的解放軍受過更多的教育,也更加專業,這使得解放軍對於社會和政界都相對獨立。
第四,華盛頓需要考慮清楚當某些個體事件開始發展成大規模危機的時候,北京將面臨什麼樣的決定。首先,中國領導人將會判斷遊行是否能夠被收買,或者通過逮捕抗議者領導人的方式進行鎮壓,以及這種不穩定能否被控制在區域範圍內。北京需要作出的下一步決定是,是否允許地方當局獨立處理這些抗議活動。由於跨地區的執法行動幾乎是不可能的,一旦發生全國性抗議,這必然要求中央的統一領導。作者提出,儘管現實當中總是充滿變數,但提前做好計畫仍然是必不可少的。
第五,美國政府需要能夠在北京切斷國際通訊的情況下與中國人保持聯絡。儘管完全關閉網路可能很困難,但並非不可能。
最後,這要求美方情報部門不能發生任何意外事故,如果當前的美國情報部門無法完成相關任務,那麼就需要重新考慮如何建立信息收集和整理渠道,以及如何在中國操縱政治危機。問題不在於進行多麼集中的工作,而在於要確保長期的、持續不斷的工作,而這要求決策者自身直接參與其中,因為對某些重要人物的個人信息的收集需要高層出馬,並且決策者應當清楚情報工作所能達到的極限。
原文鏈接:Doomsday: Preparing for China's Collapse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