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5年03月07日訊】就作品談作品,我不否認柴靜的《穹頂之下》在揭露空氣污染的嚴重狀況與喚醒民眾環保意識方面的作用,但它的硬傷也是明擺著的,那就是淡化政府的責任,避重就輕的轉移視線。
從問責企業,到問責地方政府,最後落腳到了「從我做起」,這是央視偶爾報導負面新聞時慣用的邏輯,貫穿《穹頂之下》的同樣也是這個邏輯。在對「陰霾是什麼」做完一番科普後,它依次分別追問:要管住陰霧,還我藍天,企業何為?政府何為?個人何為?只不過最後的落腳點卻不是政府而是個人。
個人在治理空氣污染中的責任和作用當然毋庸置疑,但柴靜難道真的不知道,中國政府是一個全能型的政府,中國的空氣污染之所以惡化到今天這種地步,其根源不在於別的,就在於政府三十多年來一直奉行的以高能耗高污染為特徵的GDP主義的經濟增長模式,改變這種模式才是改變空氣狀況的關鍵所在?換句話講,如果說治理空氣污染是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那麼在其中負有主要責任承擔主要角色則非政府莫屬!反之,假如政府不作為,或者雖有所作為,但作為不到位,即使個人積極作為,又能發揮多大作用呢?撥打12369?柴靜現身說法展示了小餐館、加油站等幾個舉報成功的例子。我相信很多人也都能現身說法的舉出反例。這不,前不久有親戚還跟我吐槽,說他家社區旁邊中糧物流一天到晚焚燒垃圾,鄰居們把電話都打爛了,結果一點用都沒有。
既然不去強調和呼籲政府應該承擔的角色與發揮的作用,那麼柴靜下面的這段話就不難理解了:「但是在等待一個國家建立和完善龐大的體系之前,我們究竟能夠做什麼?世界上再強大的政府,也沒有辦法獨立治理好污染,它要依靠的就是每一個像你我這樣的普通人。我們的選擇,我們的意志……成千上萬的孩子正在孕育,正在出生,這些河流、天空、大地,是應該屬於他們的,我們沒有權利只知消費不知克制,我們沒有權利只知抱怨不知建設,我們有責任向他們證明,一個被能源照亮的世界,同時可能是潔淨和美好的。」這話的意思無非是說,在國家與政府發揮他們的作用之前,我們應該克制,應該建設,「我們」有責任向「他們」證明世界的潔淨和美好。諸位,這方向是否有點偏離主要目標?作為「共和」之國的國民,我們能建設的,能證明的,不就是去催迫政府和國家建立「龐大體系」來保護我們的生活和親人嗎?除此之外,什麼才是我們的權利和義務?
比起打電話給12369要求一間餐館加裝防油煙裝置之類的行動,更大更有效的保護空氣之舉,恐怕莫過於拿起電話打給本區的議員,用選票催逼他們為環保立法與執法奔走呼號……是的,我們現在還只有12369,沒有議員,但是,不能就此認為這就是合理的美麗的生活吧?否則,豈不真的像大V王五四諷刺的那樣,「用深情款款地文字冷冰冰地把責任均攤到每個人身上,而忘記了每個人都出讓了自己的權力統一跤給政府,由他們來負責。」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