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房地產的無序發展刺激經濟有意義嗎?
【看中國2015年04月25日訊】近期,降低二套首付比例等一系列促進房地產銷售的政策出臺,顯而易見,是在刺激房地產發展,是在經濟疲軟狀態下的無奈之舉,也是解決可能即將面對的系統危機的拖延招數。效果如何?我看:難達目的。理由如下:
1、房地產市場是商品市場,但是也有其特殊性,即具有生活資料和投資品的雙重屬性。對一般人來說屬於生活必需品,一套已足;在資本社會中又有投資品的屬性,數量無限制。但是當市場無限供應時,特別是全國空置房這麼多時,作為投資品的功能就會因為大大減弱,因為不管賣給誰,其價值就是居住功能的實現,否則,就是負擔和垃圾。何況,還可能在不久的將來開徵房產稅呢?
2、從需求看,一方面是商品房的大量閑置,包括賣出去沒人住的商品房、已經交工卻沒人買的待賣房。一方面是一些困難戶沒有自己的房子。在北京靠工資買房根本就是夢。特別是在現在反腐敗浪潮下,一些人的收入預期明顯下降(當然是灰色即腐敗收入了,即非法收入),還有一些高產階層有多套房(不排除有腐敗問題)。基於風險和成本的考慮,一線城市房價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可是與收入比真是望房興嘆啊,是否可以認定一個認認真真工作的公務員都買不起的房市基本不是一個健康的的市場?
3、從經濟層面看,浪費大量的土地資源、礦業資源(水泥、鋼筋)生產空置無用的房子,勢必會對社會資源和資金造成大量的浪費,不僅因資金的浪費對經濟造成硬傷,沉澱大量產業資金和創業資金,也對未來的發展造成資源浪費。因此,靠房地產的無序發展刺激經濟是毫無意義的,必須及時糾正,越晚越被動。
4、從社會層面看,就房地產本身來說,一般家庭,特別是佔大比例的中低收入家庭,只需要夠住的房子,不會儲備房子,而是享受生活,或者在其他方面發展。何況房價奇高,是花幾十年積蓄和未來十數年的收入?即使想買,試問:有資金支撐嗎?消費者只要不是傻子基本不會。
因此,房地產市場也面臨轉型,開發商也面臨轉型,既是房地產本身的規律,也是經濟規律。目前的經濟下滑,也是在房地產裹挾下的下滑。房地產的10年野蠻增長透支了經濟的未來呀,是大規律和趨勢。當局應該認真審視房市現狀,科學研判經濟社會形勢,既要著眼於經濟轉型,更要著重於社會轉型。既要著眼於人類生存消費品的發展,更要著眼於人類發展消費品的發展。因為:放眼望去,沒有哪個國家不斷發展基礎設施,也沒有哪個國家不斷修改規劃去折騰,更沒有哪個國家經濟發展速度永遠高速。那種為了速度和就業的折騰一定是扭曲的經濟社會。
筆者以為:在轉型的今朝,在認認真真做好房地產方面諸多善後事宜的同時,應該:第一產業要圍繞市場新需求特點,向精深安全多樣化發展,並著力做好土地治理和保護;第二產業要以發展科學技術為支撐,精造產業鏈條,向高科技產品金軍突破;第三產業要以休閑文化旅遊為突破口,擴大就業,發展文化產業、旅遊事業、休閑養老等產業。總體上實現從建設型社會向消費型社會轉變,須知擴大內需不止房地產,高福利也是促經濟啊。依我看,與其建設一些重複的高鐵機場,不如再掀起一次高潮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高潮!我們已經基本把毛時代的農業紅利吃完了,難道不應該再修一次嗎?
就目前看,中國將不情願地進入低福利型社會(也無法阻止)、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吃飯消費型社會,這不會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打破壟斷階層控制、保障社會基本需求、調整供給和需求結構、實現社會和諧穩定,是當局一個重要選項。希望這個選項不通過折騰就可選中和實現。當然也在考驗執政者的智慧,尤其是在這似是而非、色彩斑斕、光怪陸離、變化莫測的石頭下、規律下、環境下和格局下:是走出一片天還是原地打圈圈?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