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經濟學家:中國經濟下滑的三個主要因素

 2015-05-11 11:4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看中國2015年05月10日訊】5月9日,大陸官方公布4月份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4月CPI同比增長1.5%, 漲幅連續三個月處於「1」時代,PPI同比下跌4.6%,連續38個月下降,中國經濟下滑嚴重。機構預測,央行未來可能繼續降准降息,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

大陸經濟學家趙曉認為拉低中國經濟主要有三個因素:

一是人口老齡化,中國人口紅利提前結束,人口負債提前到來,勞動力提前10年到達頂點。由於勞動力增長和供給的放緩和減少,產業成本急劇上升,出口競爭力大幅度下降,中國民眾未富先老。

二是高企的經營成本。高成本有三,一是政務成本,中國的稅負痛苦指數在全球名列前茅;二是土地成本和勞工成本的上升;第三就是金融成本。

三是資本外逃。中國的問題在於,先富群體並未帶動共富,而是正在上演「集體大逃亡」。2012年,約60%的高淨值人士表示自己正在考慮或已經完成投資移民;超高淨值人群中該比例超過70%。

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從財政部數據也可以看出端倪:與經濟下滑情況相反的是,政府的稅收始終保持高速增長,平均每年的增速差不多都是GDP增速的兩倍。中國在世界稅收痛苦指數排行榜中的排名一直位列前三,但是財政部和國稅總局一再對此加以否認。

並且個稅快速增長的問題也引起社會關注。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余顯財對媒體表示,個人所得稅一大功能是調節收入分配,起到內部穩定的作用。因此按理來說,GDP增長較快的時候,個稅增長應該更快;而GDP增長放緩的時候,個稅增長放緩速度也應該更快。不過目前看來,中國個稅並沒能很好的做到這一點。

實際早在去年12月,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社會藍皮書:2015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就指出,2014年前三季度,個人所得稅同比增長12.4%,而全部稅收的同比增幅為7.4%,前者比後者高出5個百分點。另外,當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的名義增長率約為8.6%,比同期個人所得稅增幅低了3.8個百分點。

中國經濟增長開始放緩之際,中國個人和企業在海外的投資激增,稅務官員正在尋找各種方法,從這種趨勢中獲益。地方政府則在大力開闢新的稅收來源,以彌補其它渠道日益減少的稅收收入。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