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懷著憂國憂民兼濟天下蒼生之心,與弟子一行周遊列國。(網路圖片)
孔子幼而好禮,少而好學,年紀輕輕就以其德行和博學聞名於世。針對當時世間為利驅使、禮崩樂壞的狀況,他提出恢復周禮,實施仁政禮制,內以仁愛之意充溢其心,外以周禮規章而正其身的治國處世學說。教人崇尚道德,遵循仁義禮智信,恪盡本份,恢復「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人倫秩序,從而達到天下大治。
孔子懷著憂國憂民兼濟天下蒼生之心,想實現其治國之策。但他在故鄉魯國不被重用,於是與弟子一行周遊列國,希望他的治國之策能被其他的國君賞識。然而,各國國君及大夫們懷揣私心,明知孔子的德行和才幹於國於民大有利,但唯恐其自身利益受損而不予重用。無奈,孔子在各國之間奔走了十四年,吃盡苦頭,也沒有找到能施展報國安民理想之處。
在孔子到蔡國後的第三年,吳國征伐陳國,楚國派兵前去救陳,聽說孔子在陳、蔡之間居住,楚國就派人去聘請孔子,孔子準備前去。而陳、蔡兩國的大夫卻在核計說:孔子是個賢人,他能切中諸侯的弊端,久居陳、蔡之間,大夫們的所作所為孔子很瞭解。楚國是個大國,如果孔子在那裡被重用,那陳、蔡兩國掌權的大夫就危險了,於是就派人把孔子圍困在野外。孔子帶的糧食吃光了,弟子們無精打采,孔子卻照樣給他們講學誦詩,彈琴歌唱,傳授詩書禮樂而毫不間斷。
子路面帶怒色來見孔子說:「君子也有窘困的時候嗎?」孔子說:「君子面對窘困仍能堅守節操,小人窮困就會什麼事都幹得出來了。」看到子貢勃然作色,孔子說:「你以為我是個博學多識的人嗎?」子貢說:「是。難道不是嗎?」孔子說:「不是啊。我只不過能始終如一地堅持自己的信仰,並用它把全部知識都串連起來。在這點上我比別人強。」
孔子知道弟子們對目前的處境心懷怨氣,便想趁機教導他們該如何堅守節操,堅定信仰。
孔子先叫過子路,問道:「難道我的學說有不對的地方嗎?我們為什麼會落到這種境地呢?」子路說:「想必是我們的仁德不夠吧?所以別人不信任我們。想必是我們的智謀不夠吧?所以人家不放我們走。」孔子說:「假如有仁德者就必定受到信任,那怎麼還會有伯夷、叔齊餓死在首陽山呢?假如有智謀的人就必定能暢行無阻,怎麼會有比干被剖心呢?」
子貢進去見孔子,孔子說:「難道我的學說有不對的地方嗎?我們為什麼會落到這種境地?」子貢說:「老師的學說極其弘大,所以天下諸侯沒有哪個能容納先生的。先生何不稍微降低遷就一點呢?」孔子說:「好的農夫雖然善於播種莊稼,但卻不能保證一定獲得好收成,能工巧匠製造的器具也未必能使所有人都稱心。君子能夠研究並提出自己的學說,能用一定的方法規範社會,按照一定的次序管理國家,但不一定能被社會容納。如今你不勤修你奉行的學說,卻想降低標準、遷就別人以希求別人容納。你的志向不遠大啊!」
顏回又入門去見孔子,孔子又說:「難道我的學說有不對的地方嗎?我們為什麼會落到這種境地?」顏回說:「老師的學說極其博大,所以天下諸侯都不能容納。儘管如此,先生還是堅持不懈地推行自己的學說,不被容納又有什麼關係呢?正因為不被流俗所容納,所以才顯示出不苟且,不遷就的君子本色!不能研修和完善自己的學說,這才是我們的恥辱。博大精深的學說已經非常完備而不被採用,這是國家統治者的恥辱。不被容納又有什麼關係呢?」孔子高興地笑道:「是這樣啊,顏家的孩子!如果你是個主政者,我願意在你的手下任職。」
於是孔子派子貢前往楚國,楚昭王派人迎接孔子,孔子才得以脫身。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