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的書法。(網路圖片)
康熙皇帝(公元1654-1722年),即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不僅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無與倫比,為一代明君,他還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博學多藝,精於儒學,對算學、水利、測量等多有造詣,而且對書法翰墨的酷愛及成就亦為後世稱道。
清代內廷書法,從康熙開始走向興盛。康熙帝自己曾經說過:「朕自幼好臨池,每日寫千餘字,從無間斷,凡古名人之墨跡石刻,無不細心臨摹,積今三十餘年,實亦性之所好。」
董其昌的書法。(網路圖片)
康熙帝尤好明代董其昌的書法。當時的書法大家瀋荃宗法米芾、董其昌,極得董書的筆法特點與風神。康熙帝以瀋荃為師,專習董書,將「海內真跡,搜訪殆盡」,並「嘗召(瀋荃)入內殿賜坐,論古今書法。」 瀋荃去世後,康熙帝在三十八年巡視江南時,遇到瀋荃之子瀋敬宗,追念故人,特寫了一幅「落紙雲煙」給瀋敬宗,表達對他父親的思念。康熙曾傳諭閣臣李光地說:「朕初學書,宗敬(瀋宗敬)之父荃實侍,屢指陳得失,至今每作書,未嘗不思荃之勤也。」而且,「凡御製碑版,及殿廷屏障,御座箴銘,輒命公書之。或自作大書,命題其後」。於是朝野間盛行董書,成為一時風尚。與瀋荃同時,還出現了人稱「康熙四家」的姜宸英、汪士鉉、何焯和陳邦彥,他們皆以董書為主,又兼取晉唐或宋米芾書法。
由於康熙帝對書法的愛好,他在選用人才上也比較注重他們的書法水平,尤其是對文官的使用。康熙帝親政後不久,就曾經下令翰林院的官員要勤練書法。清宮檔案中曾記載:「(康熙)問大學士王熙曰:‘所作文章亦有甚不堪者否?’王熙奏曰:‘文章無甚不堪,但有一卷,字跡潦草。’上令取其卷,折名閱畢,曰:‘此五格字跡甚不堪,初學書寫,將伊停此一科,下次再試。’」而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舉子戴有祺參與殿試,科考官擬定為:第一名吳昺,第二名戴有祺,第三名楊中納。康熙帝閱卷後,認為戴有祺「書法尤嘉」,遂定之為一甲一名,得中狀元。
康熙帝認為書法可修陶冶人的性情,緩解人的緊張情緒,所以是養生長壽之妙。他曾引用唐太宗李世民關於書法的研究心得「夫欲書之時,當收視反聽,絕慮凝神,心正氣和,則契於玄妙」來表述書法對於身心健康的好處。康熙帝還舉例說,古代長壽的書法家大有人在,如書寫「九成宮」的唐代書法家歐陽洵,終年八十五歲;寫「天子廟堂碑」的虞世南,活到了八十九歲;寫「玄秘塔」的柳公權,八十八歲才去世。他曾說:「人果專心於一藝一技,則心不外馳,於身有益。朕所及明季之與我之耆舊,善於書法者俱長壽,而身強健。復有能畫的漢人或造器物匠役,其巧絕於人者,皆壽至七八十,身體強健,畫作如常,由是觀之,凡人心志有所專,即是養身之道。」
責任編輯: 欣顏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