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艱難:中國民企面臨生死抉擇(圖)

 2015-12-01 12: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中國小企業艱難度日(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5年12月01日訊】英國《金融時報》網路中文版11月25日刊登評論說,如果在產品和技術方面不盡快轉型升級,中國民營企業將會面臨破產或關門歇業。

幾年前,有人說中國民營企業舉步維艱,現在舉步維艱的困局在中國經濟持續放緩下已經演變成生死抉擇:謀求結構性轉變,告別低成本生產,選擇「向價值鏈上方移動」成為目前中國民營企業發展下去的唯一出路。不過,在深圳幫助廣大農民工維權的張治儒先生星期三表示,許多中國民營企業不像製造業中的那些外資或合資企業那樣有條件和能力進行產業轉型,或產品及技術的升級換代:

「現在,像代工的外資企業有轉型的空間,比如說利用擁有的自主品牌、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率和產品外銷的辦法提高競爭能力。外資企業在經營轉型方面有條件,有基礎。相比,中國內資的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民營企業,則面臨資金不足和沒有自主品牌等諸多困難,轉型十分困難。我們知道,企業轉型需要良好的外部環境和政府政策的有效支持。然而,現實是中國政府對中小民營企業的支持,並不足以幫助中國民營企業走出困境。」

《金融時報》的評論文章以浙江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為例表示,這家藉助中國建築和汽車市場繁榮做大的民營企業現在一方面正試圖進入旅遊這個新的經濟增長領域,另一方面生產像輕型鋁制旅行箱那樣更適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

中國網路作者劉先生近期曾對自由亞洲電臺記者表示,中國民營企業所處的困局早在幾年前就開始形成:

「中國民營企業其實從08年和09年開始就遇到很大的困難。其中一個困難是出口下降,第二困難是國內消費不如預期那麼好,由此在中國南方,像浙江和廣東都有大量民營企業倒閉。」

星期三有媒體報導說,曾被喻為「世界工廠」的東莞自從2008年工廠首次出現倒閉潮以來,近期再傳出正面對第二波工廠倒閉潮的來襲,因為最近一年內有4000家企業相繼倒閉或搬遷。

美國南卡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近日表示,中國民營企業目前面臨生死選擇是進幾年腹背受敵,兩面被夾擊的結果:

「當然跟整個經濟大環境不好有關,跟國際市場不好有關,像出口市場萎縮這種來自外部世界的打擊。來自中國內部的打擊則是指,在很大程度上,中國仍然是國家控制的計畫性經濟,還是國有企業和政府主導經濟,很多最有利潤的行業被政府和國有企業壟斷。這些被壟斷的行業,民營企業本來是可以參與和競爭獲利的。」

《金融時報》的評論文章強調,驅使中國民營企業主調整商業模式的動力來自民營企業家的生存本能,而不是中共什麼「經濟再平衡」和「技術創新」的號召。

相較於以往兩位數的經濟增長,中國2015年第三季度的官方經濟增長數據已下降到6.9%。國內外金融機構和智庫紛紛調低中國未來經濟增長速度。在微觀領域,有一個數據頗能說明中國製造業企業,無論國有和是民營,所面臨史無前例的壓力。那就是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已經連續44個月下降。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唐風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