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富養窮養根本不是問題 問題是你太刻意(圖)

 2015-12-03 00: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養孩子,無論窮養富養,自自然然、坦坦誠誠、不刻意就好。(網路圖片)

養孩子,是件多難的事情?最近有些媽媽問,孩子是該窮養還是富養?怎麼聽了那麼多宏大的方法論,卻仍然教不好孩子這一生?其實,錯的不是窮養還是富養,錯的是「刻意」二字。

1、刻意窮養:缺失的都要彌補回來

很多父母以為,窮養就是故意給孩子過分苛刻的物質條件,便可以養成堅韌的品性、奮發的習慣。其實,這是個誤解。物質的過分、長久匱乏,反而會對金錢過分甚至扭曲的崇拜。就如很多落馬貪官的悔過書都坦誠:艱辛貧窮的日子過的太久,突然有一天繁華世界都在自己手中,實在忍不住變本加厲的索取。人的心理機制都是這樣的:越缺乏什麼,就瘋狂想要得到什麼;成年後越有能力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就會越歇斯底里。

兒童心理學家稱,如果單純為了窮養而窮養,比如有些東西他本可以得到,但父母卻想辦法不讓他得到。這樣在他成長過程中,需求長期不被滿足,缺失的感覺太多,對孩子人格發展會有負面影響,長大成人後可能為了滿足自己需求而走向極端。

所以,過分擠壓孩子的生活質量、硬拿「窮養」的名義拒絕孩子的正當要求,這種故作矯情的「窮養觀」,別說培養孩子堅韌的品性了,連正常、充沛明亮的世界觀都做不到。

長期被漠視需求的人,長大後也容易漠視他人的需求。小時候在物質需求和精神需要都沒有缺失感的孩子,更容易發展出關心、愛護別人的善意。別以為你總是拒絕孩子、讓孩子穿得破破爛爛、想要的東西總是得不到,就能達到你以為的窮養效果。

再者,堅強、自省的品性絕不是單靠物質上的窮養就能成功的。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固然不假,富人家的孩子即使環境優渥、金枝玉葉,品質也可一樣純淨無暇。拿上海40年代的名媛、永安百貨的股東郭婉瑩來說,少時見識過榮華富貴,安享牛奶麵包,文革時期,還可以用彈鋼琴的白皙手指從容的倒馬桶、挖河泥。這種蔑視苦難的灑脫,接受命運的從容,享受貧窮的勇敢,更關乎從父母那裡學到的優良的精神內核與世界觀,和小時候窮還是富沒有太大關係。

2、刻意窮養:損害孩子追求美

不知有多少父母,錯誤的以為窮養就是吃的差、穿的醜,以窮養之名刻意破壞孩子對美的正常追求呢?

上學時,以「臭美就會學習不好」、以「留長發會影響學習時間」為理由,逼著女孩子剪掉長發,穿著松鬆垮垮的肥大校服。我們的父輩是窮養過來的,這樣的窮養讓她們的審美水平太粗糙。我之前在韓國留學一年,日本也旅遊過,最大的感受就是東亞國家裡,就屬中國大學生的衣品最差勁。日韓的學生都能做到清清爽爽,讓人看起來很舒服,這也屬於禮貌的一部分。

我們這一代,很多人在回憶自己的童年時都心有餘悸,拚命的穿衣、打扮、更新衣櫃,只為了彌補少女時期,被迫樸素不堪的童年。多少同齡人一買衣服就收不住閘,部分原因也是彌補童年窮養的心理缺憾。正是小時候被強迫放棄,長大後才拚命攫取。如果父母能在我們小時候,支持我們並不昂貴的審美要求,也許我們就能篤定的多吧!

現在很多80後父母有了一定的經濟能力,如果我們的孩子表現出了自己的審美偏好,如果他覺得腳上的鞋子和褲子不配,如果他覺得戴這頂帽子很酷,只要這並不超出你的經濟能力範圍,就支持孩子追求品質與美吧!

窮養不是抵制孩子追求美好,更不能阻止孩子們欣賞美。如果我有個女兒,我一定鼓勵她學化妝,不是每天都上妝,更不是天天紅嘴唇恨天高,但必要的時候知道怎麼把自己保持靚麗、優雅。

3、刻意富養:公主病的來源

看過天涯上一個八卦帖:有一個女孩子,家境一般,父母為了給她最優渥的條件,省吃儉用,供她上鋼琴課,為她買名牌包,理由和大家認為的「女孩要富養」一樣:生怕女兒沒見過世面,被男人的糖衣炮彈誘惑了。

可是女孩到了大城市讀書以後,發現父母沒能力繼續供給自己優越的生活,自己的能力又不足以過上和之前持平的生活質量時,毅然投進了一個大她十幾歲的男人的懷抱,原因很簡單:過去的富養讓她已經受不了貧困的生活了。

所以,在你刻意富養、超出你經濟能力的富養的時候,想過有一天你無法再富養的時候,沒有公主命,卻一身公主病的女兒該怎麼辦嗎?

如果是刻意的富養,還體現在:想要什麼都會滿足孩子,讓孩子產生了一種「我只要想要就一定要得到」的意識,若是得不到,不是怪自己不努力,而是怪父母沒能力。我見過很多家境一般卻嬌滴滴的「富養公主」們,從不坐地鐵公交,出門必打車。我不太明白,公交車和地鐵,怎麼就不能坐了?傷著維多利亞女皇的身份了?

有一個我印象很深刻的同事,所有人都喜歡她的性格,因為她待人接物不卑不亢,從容自如,從不羨慕其他女孩子穿金戴銀,名牌包包換來換去。曾經受邀去她家做客,才發覺她簡直就是父母的影子——早年間,父母折騰了幾回生意都失敗了,也就樂觀的接受了命運。雖然清貧,卻並未把她特殊化,心理上也從來沒有覺得物質上的清貧就是對孩子的虧欠,一家人有錢時吃肉,沒錢時吃粥,其樂融融,有說有笑。所以,孩子無需刻意富養,特別是這個「富」在浮躁中國的語境下,大多時刻只意味著「錢和鈔票」的時候。

毛豆媽以三十多歲粗淺的人生經驗看,那些最隨和自然、最幸福的孩子,要麼就是自自然然在優渥環境中長大的富家孩子,父母教他尊重佣人、珍惜物品、奮發努力,這樣的孩子並不會成為紈絝子弟。要麼就是家庭不富裕但心態積極向上、看到自己的侷限又樂觀知命的,這樣的孩子也不會有匱乏感和仇富心態。分不清家庭的真實經濟情況,就琢磨著是富養還是窮養的家長,其實都走入了刻意的死胡同和字面的概念之爭。

4、到底該怎麼養?

為什麼中國人在窮養和富養問題上經常爭論不休,又拿不出來有說服力的答案?因為大多數國人理解的窮養和富養還是「錢」為劃分依據的,這離真正的窮養或富養差太遠了。真正的窮養或富養指的是精神給養。比如,讓孩子博覽群書,在他能自觀世界之前不給他灌輸世界觀,這是富養。讓孩子只關注蠅頭小利、苟且現世而不是詩和遠方,這就是窮養。

不過,既然大多數父母被窮養還是富養搞暈了,筆者也不如給出一個最簡單的答案:我的孩子到底該富養還是窮養?答案太簡單:和你一樣就可以。你過什麼樣的生活,那孩子也怎樣過。明明有條件卻刻意窮養,明明沒條件卻刻意富養,兩個字形容就是:矯情。

如果你背得起3萬一個的香奈兒包包,那麼給孩子買400塊錢的bonpoint面霜完全沒問題;如果你是人生享樂派並有能力買單,更可以帶孩子去品嚐頂級日料,孩子也學得鑑賞最妙不可言的口感。別在能富養的時候刻意窮養,降低孩子的審美敏感和對物質的淡定。

如果你經濟能力有限,那麼也就讓孩子和你一起品嚐生活的箇中滋味,不要把甜留給孩子,自己把酸苦辣偷著嘗。孩子是家庭的一員,在家裡沒有特權。全家人平等相待,其樂融融就很好。不要超出自己的能力支出去養一個孩子,不要自己用小米給孩子買Iphone6 plus。別在本該窮養的時候刻意富養,這樣孩子長大後面對更大的誘惑時會埋怨你的經濟能力無法滿足他。

聽了那麼多窮養富養的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無論窮養富養,自自然然、坦坦誠誠、不刻意就好,多麼簡單的答案!

来源:360doc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