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是對於過錯的態度,卻能顯示出一個人的真實的修養。一般情況下,我們喜歡追責,非要弄清事情的原委、是非曲直,爭出個誰對誰錯出來。殊不知這樣的處事態度竟然最為傷人,雖然我們的目地可能是敬業,或是對事不對人,但是結果卻往往是傷人的、或兩敗俱傷的。其實,遇到問題不要先互相找責任,這也是「難得糊塗」的妙處,原來事情的本身並不重要,以人為重,才能不傷和氣、不生怨懟。直找自己的責任和過錯,多尊重對方就好了。
君子之過
曾子云:吾日三省吾身。古人很注重修身,是很害怕自身有過失的,一日之內要多次省察自己,不願自己的過錯帶來不良的後果,即「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為別人謀劃辦事,是否有盡心盡力?與朋友交往有沒有做到誠實信用?老師所傳授給我的課業有沒有時時溫習、實踐呢?因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君子敬畏天命;對父母、長輩、有道德學問的人都有所敬畏;敬畏聖人的話。君子心存畏懼,敬天知命,知書達禮,以此來預防自已的過失。
那麼,真的有了過錯,古人又是一種什麼態度呢?
《論語•子張》中記載孔子的學生子張所說的話:「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人犯錯誤不可避免,尤其是君子之過,更像日食月食一樣被人看的清楚明白。對於自己的過失,如果他認真的改正了,人們仍會像以前一樣敬仰他。如果知錯不改,還故意加以掩飾,那麼不僅不能維護自己的尊嚴,還會為人所不齒。
《左傳·宣公二年》曰:「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就是說,一般人不是聖人和賢人誰能不犯錯?錯了能夠改正,沒有比這更好的了。
清代的王日卓在《今世說》說,「但終日不見己過,便絕聖賢之路。」如果一整天都沒有發現自己的錯誤,這絕不是聖賢之路啊!大概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吧,古代的君子能做到「聞過則喜」,而現代人一句「我錯了」總是很難說出口,何況自己真的存在過錯。
正身自省
《論語·子路》篇,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一個當政者)自我品行端正了,即使不發布命令,老百姓也會去實行,若自身不端正,即使發布命令,老百姓也不會服從。」又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為,管理政事還有什麼困難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為,怎能使別人端正呢?
這段話也可以這樣理解,並不是說不可以去指正別人,而是遇事能抱有「都是我的錯」的態度,先端正自己的行為,能有如此的誠意,則事情就會通順了。
孔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意思是說,見到賢能的人,就應該主動向他學習、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自我反省有沒有與他相類似的錯誤。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