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6年04月24日訊】美國在這次總統競選中,一個熱門話題就是有關美國就業流失到海外的問題。民主黨的總統競選領跑者希拉里·克林頓承諾說,會嚴厲對待那些把就業轉移到海外的公司。共和黨總統領跑者唐納德·川普(特朗普)也誓言要抵制奧利奧,理由是這家餅乾生產商把一部分生產轉移到了墨西哥。
然而事實是,連續第二年,就業崗位回歸到美國的數量與離開美國的數量基本持平,甚至還要高一點。
2015年,美國新增6.7萬個製造業崗位——包括那些原先轉移到海外工廠、後回歸美國工廠的崗位,以及那些外國企業和投資創造的崗位。自從2010年以來,已有24.9萬個就業崗位回歸。
但是,美國的貿易逆差仍然在5000億美元左右。例如,美國工人生產的服裝量只佔美國境內服裝銷售總量大約3%。
勞動密集程度最高的工作都是那些傳統上由海外工人完成的工作,比如服裝、傢俱和玩具的生產。這些產品的生產需要一定的工作量,但產品價格不高。
減少貿易逆差會對美國的中產階級產生顯著影響。
回歸倡議組織(Reshoring Initiative)成立於2010年,旨在鼓勵製造企業把就業帶回美國。這個組織的主席哈利·莫瑟爾說:「如果我們的進口只是和出口一樣多的話,大概可以增加400萬個製造業崗位,基本上是給中產和中產富裕階層增加的崗位。這對我們國家的收入不平等就會有很大影響,因為中產空心化是導致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原因。」
根據經濟政策協會(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的數據,在2001到2013年間,美國有320萬個工作崗位流失到了中國。這些工作中的四分之三涉及製造業。另一方面,2000年到2015年間回歸的就業崗位中有大約60%來自中國。
勞動成本低廉和監管較少通常是美國企業把生產轉移到外國工廠的原因。但是,中國和其他國家的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加上國際運輸成本高昂,減少了離岸生產對於一些企業的吸引力。
但是,可能導致製造業工作回歸速度放緩的一個因素是缺乏熟練技術工人。
莫瑟爾說:「我們沒有足夠的熟練技術工人,一個原因是學生不選擇進入製造業,因為他們認為,所有這些工作都到海外去了,所以他們覺得在這個領域接受培訓沒有前途。因此,向他們展示這些工作正在回歸,我們能夠獲得具有競爭力的勞動力。」
美國現在回歸和流出的就業崗位數量基本持平,看起來已經開始成為一個趨勢。問題是:這個趨勢會持續嗎?
莫瑟爾說:「把就業帶回來是一場攻堅戰。不容易,我們歷經五六十年到了我們現在離岸生產的局面,要把這些工作要回來,還要花幾十年的時間。」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