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民運現場(圖片來源:輔仁網)
【看中國2016年05月29日訊】我們都知道,一九八九年,全球鏡頭對準天安門之際,遠在千里之外的香港,也掀起了一場「愛國運動」。五月伊始,北京局勢愈演愈烈,香港遊行亦愈行愈多人,愈行愈激動。五月廿八日,八號風球吹襲,吹不熄洪洪怒憤,反吹動了一百五十萬人,冒雨遊行,開創了以後六四晚會上「風雨不改」的神話與傳奇。及後廿多年裡,維園每年都有悼念,少至兩萬多至廿萬,參加的都說「不敢回憶,不敢忘記,風裡雨裡,平反六四」。
先移前歷史的定格︰一九八四年,中英簽訂聯合聲明,香港九七要歸政。自此,港人紛紛移民,稍有能力者,就算不打算長居外國,都寧願先坐幾年移民監,取得居留權,他日有什麼東瓜豆腐,都可一走了之。至於八九年還留下來的,當然有人是真心愛港,也有人是十五十六,更有的是未及撤離,什麼原因也好,卻在小島上,隔著電視,見證了一場浩劫,聲援過一場波瀾壯闊的運動。風雨之中,各人有各人的聲音︰有些擁抱名為自由民主的普世價值,認同北京學生的初衷;有些真心愛國,所謂中華兒女血濃於水,全球華人同氣連枝,自己人要撐自己人;又有些站於民主與愛國之外,只為公義故,難以容忍有槍有炮的軍隊鎮壓手無寸鐵的學生;更有些,是純粹的本土派,對中國談不上什麼民族認同感,只是眼見回歸在即,坦克在前,深恐維園會變成天安門,不願移民他方,惟有走上街頭,宣示香港人對中國政府的不滿,還有不屑。甚至,每個走在軒尼斯道的人,愛中國也好,愛英國也罷,想著的,必定是腳下踏過的每寸地土。就連支聯會都不能否認,當年走上街頭的人,每一個都在為香港前途憂心,愛國旗幟隨風飄揚,多得護港旗桿在支撐。如果沒有八四聲明,就算八九鎮壓依舊,還會有數以百萬計港人遊行示威嗎?不過,歷史沒有如果。
支聯會一直以來,將六四與愛國拉上關係,有其道理,也實在合理。但愛國熱誠之外,難道就沒有本土情操嗎?如果傳統泛民仍將六四與愛國綑綁,那只念本土而不愛中國的一代杯葛大臺晚會,又有何不可?
六四在即,人人都說六四意義,於我而言,毋論世情幻變,我想,我希望,自己每年都會記得《絕食書》上的一段︰
「我們不想死,我們想好好地活著,因為我們正是人生最美好之年齡;我們不想死,我們想好好學習,祖國還是這樣的貧窮,我們不想留下祖國就這樣去死,死亡絕不是我們的追求。但是,如果一個人的死或一些人的死,能夠使更多的人活得更好,能夠使祖國繁榮昌盛,我們就沒有權利去偷生!」
這是六四學生給我最大的提醒與鞭策,雖說他們口口聲聲為「祖國繁榮昌盛」,但建設「祖國」的目的,是「使更多的人活得更好」,這是確確實實的人本精神。他們愛的,是踏足的一片地土,還有地土上的人民,而不是蹂躪著地土與人民的政權。於他們而言,愛國與本土,本沒有兩樣。
誠如泛民中人所言,香港人不應忘卻六四,因為六四曉我們以大義,不是為國而生,而是為人而死。對所有受難者,我們都有理由關懷,中國人,只是其一。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