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北京故宮十大鎮院之寶(組圖)

 2016-07-12 09: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故宮之所以讓普通人流連,在於它是一座藏寶巨庫,它超越了普通人對於世上奇珍的想像。

故宮之所以讓收藏家迷戀,在於它是一個精品殿堂,它包容了收藏家對於稀有文物的嚮往。

每個來到故宮的人,都會為這裡的國寶而著迷。在這座中國最大的博物館裡,有文物100多萬件,僅一級文物就有萬件之多。

因其珍貴,國寶幾乎注定了與劫難相伴。也因其價值,眾多愛寶之人不惜以生命相護,創造了文化史上的奇蹟。

1、書畫之寶


塵封庫房,覓得名畫《清明上河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清明上河圖》為故宮書畫代表作品該畫為張擇端所作,以精緻的工筆記錄了北宋末葉、徽宗時代首都汴京(今開封)郊區和城內汴河兩岸的建築和民生。全圖分為三個段落。在五米多長的畫卷裡,共繪了550多個各色人物。

該畫首先收藏在北宋宮廷,曾在宮內四進三出。其最後一次出宮,是當年溥儀和溥傑偷偷運出宮廷,然後被帶到長春,最終凌亂地堆在了東北博物館的臨時庫房。

1950年冬天,古書畫鑑定專家楊仁愷無意中發現該圖。當時已出現多幅該畫贗品,楊仁愷最初不敢相信這幅就是真品,經多方鑑定方確認其身份。

2、法帖之寶

西晉陸機的《平復帖》是故宮法帖的代表作品,也是目前存世最早的名人墨蹟,內容為陸機向朋友問候疾病的書劄。

《平復帖》本為清宮舊藏,嘉慶帝將其當作珍玩稀品賞給親王,遂流出內府。民國期間,為恭親王后人珍藏。1937年,為了給母親治病籌措費用,恭親王后人意欲出賣,幾經轉手落入英國。張伯駒以4萬大洋購入,並將自己的書房命名為「平復堂」。不料日寇大舉侵華,張伯駒攜家人避禍到陝西,隨身將《平復帖》縫入隨身衣被,從而使文物得以保全。

3、織繡之寶

瀋子蕃緙絲《梅鵲圖》軸為故宮織繡的代表作品。圖軸縱104cm,寬36cm中國古代緙絲被認為是絲織工藝中最為高貴的品種,古人以「一寸緙絲一寸金」言緙絲作品之珍貴。緙絲之高貴,首先因其耗費工時巨大,以萬縷千絲成其工巧,「如婦人一衣,終歲方成」。其次,緙技易學難精,雖摹緙書畫,並非簡單的照葫蘆畫瓢,而需要純熟的工藝技巧和相當的書畫藝術修養,許多緙絲書畫具有很高的藝術鑑賞價值。

緙絲以其貴重而漸為皇家所壟斷,現存傳世緙絲珍品主要集中在故宮博物院。

4、陶瓷之寶

郎窯紅釉穿帶直口瓶為故宮陶瓷的代表作品。高20.8cm,口徑6.1cm,足徑9.1cm。景德鎮有句話說「若要窮,燒郎紅」,因為其燒制極為困難,數百窯亦難燒成一件。18世紀初,江西巡撫郎廷極奉康熙之命到景德鎮主持御窯,試圖燒製出失傳數百年的祭紅,雖未成功,卻成功地燒製出另外一種更為鮮亮的紅釉瓷器,人們把這種瓷器以他的姓氏命名。


景德鎮有句話說「若要窮,燒郎紅」。(圖片來源:Pixabay)

5、青銅之寶

亞酗方尊為故宮青銅器的代表作品。青銅器的產生是古代中國從野蠻時代走向文明時代的重要標誌之一。尊是盛酒器,流行於商早期至春秋戰國時期。方尊傳世較少。上世紀70年代在山東益都蘇埠屯出土了幾件帶有亞酗銘文的青銅器,從挖掘的墓穴來看,規模都不小,加上眾多的帶有亞酗銘記的器物,說明它們所代表的可能是一個大族。

6、鐘錶之寶

彩漆描金樓閣式自開門群仙祝壽御製鐘為故宮鐘錶的代表作。高185cm,面寬102cm,側寬70cm。此鐘共有7套機械系統,分別控制走時、報時、景箱內的活動裝置等,技術水準相當高。根據記錄,從乾隆八年接旨著手設計到十四年完工,歷時五年多。17世紀前,中國皇宮一直以銅壺滴漏計時。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帶著兩個西洋自鳴鐘叩開了中國宮廷的大門。

7、宮廷之寶

乾隆款金甌永固杯為故宮宮廷文物的代表作。高12.5厘米,口徑8厘米,足高5厘米,口邊刻有回紋。根據清「內務府活計檔」記載,乾隆皇帝對此杯的製作十分重視,不僅調用內庫黃金、珍珠、寶石等珍貴材料,而且精工細作,曾多次修改,直至皇帝滿意為止。因此,該杯一直被清代皇帝視為珍貴的祖傳法寶。

「金甌」寓意國家政權,取名「金甌永固」則反映永遠鞏固地保持政權的一種願望。它是清代皇帝每年元旦舉行開筆儀式時專用的酒杯。每當元旦子時,皇帝在養心殿,把「金甌永固杯」放在紫檀長案上,倒入屠蘇酒,親燃蠟燭,提起毛筆寫下祈求江山社稷平安永固的吉語。

8、漆器之寶

張成造款雕漆雲紋盤為故宮漆器的代表作品。高3.3cm,口徑19.2cm,盤木胎黑漆,內外均雕雲紋。堆漆甚厚,晶瑩照人,刻工圓潤。

張成是元代雕漆大家,其傳世作品被一致認為是雕漆作品裡的珍品,但署張成款的一些雕漆器物,被疑作偽作。這件剔紅盤,是公認的張成的作品,是具有歷史性的作品。

元代是中國漆器工藝史上的輝煌階段,雕漆工藝能人大量出現,他們均以刀法精細,風格瑰麗著稱於世。尤其是張成和楊茂的漆器傳到日本後,對該國木漆品工藝產生巨大影響,他倆創作的漆器精品,被日本美術史專家稱讚是「誠無上之作品」。

9、玉器之寶

青玉雲龍紋爐為故宮玉器的代表作品。宋代出品,高7.9cm,口徑12.8cm,爐青玉質。通體以「工」字紋為底,上飾游龍、祥雲和海水紋。器內底陰刻乾隆七言詩一首:「何年廟器讚天經,刻作飛龍殿四靈。毛伯邢侯異周制,祖丁父癸似商形。依然韞匵閱桑海,所惜從薪遇丙丁。土氣羊脂胥變幻,只余雲水淡拖青。」末署「乾隆戊戌孟秋御題」。

宋時,受理學「格物致知」思想的影響,文玩鑑賞成為時尚,對三代青銅器的研究也頗有成果。於是,宋代的玉器形制便又多出了一個類別,那就是仿古青銅器玉器,簡稱仿古玉器。本器即以青銅簋為藍本,但在器型和紋飾上多有增損變化,玉料也不是黃色。

10、琺瑯之寶

掐絲琺瑯纏枝蓮紋像耳爐為故宮琺瑯的代表作品。元代出品,通高13.9cm,口徑16cm,足徑13.5cm。清宮舊藏。此器釉質瑩潤,有的部分釉質呈玻璃般的透明狀,琺瑯色澤渾厚諧調,富麗典雅。

「銅胎掐絲琺瑯」又稱「景泰藍」,是北京著名的傳統工藝品,因在明朝景泰年間盛行而得名。實際上,早在中國元代已出現掐絲製品。在《宋史•外國列傳》中記載:「大食國」本波斯之別稱。「大食」,是宋、元時期中國對西亞阿拉伯地區的稱謂。有關專家根據史料分析,該工藝大約於13世紀末,由阿拉伯國家傳入中國。傳入之初,被稱作「大食窯器」、「鬼國窯器」和「佛郎嵌」。

責任編輯: 雲淡風輕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