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伯雄與江澤民關係扯不清(看中國製圖)
【看中國2016年07月31日訊】近日海外網路流傳一篇網文稱,因親信徐才厚和郭伯雄,一死一無期,讓主子江澤民瘋狂了。習近平最親近的幕僚說,「郭伯雄被輕判無期,是因為他交代了比現在我們知道的罪惡更罪惡的事。」
7月25日中共新華社消息稱「郭伯雄一審被判處無期徒刑」,該新聞只用一段話就一錘定音,結束了郭伯雄55年的軍隊生涯。
新華社隨後發布《郭伯雄案件一審宣判後軍事法院負責人答記者問》。
記者最後一個問題是:對涉郭伯雄案其它人員如何處理?
回答是:對軍事檢察機關提起公訴的涉郭伯雄案其它人員,軍事法院將嚴格依法進行審理,公正作出裁判。
郭伯雄向江澤民表忠心奏效
1989年5月,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江澤民因為鎮壓同情學生運動的上海《世界經濟導報》被幾位黨內大佬賞識,撤掉總書記趙紫陽,換上漢奸和間諜雙料賣國賊的江澤民 任中共黨總書記。隨後鄧又讓江澤民當軍委主席和國家主席。鄧很自信自己的權威足以震住群臣,但是卻忘記自己也逃不過生老病死的規律。
1990年6月,沒有實戰經驗的蘭州軍區副參謀長郭伯雄被安排出任蘭州軍區下轄的野戰縱隊第47集團軍的軍長。那年他48歲正值壯年。
擔任47軍軍長之後,郭伯雄野心開始膨脹,希望再上一層樓。1993年江澤民視察47軍,使郭伯雄意外得到了一個機會,江睡午覺時,郭伯雄把在門外站崗的士兵調開,自己站崗表忠心博得了江的歡心。
處心積慮建立自己人脈的江澤民知道提拔個大軍區副司令員不會驚動鄧,回京後不久江就下調令,把51歲的郭伯雄提拔成北京軍區副司令員。
1997年,2月鄧婆婆去世,江澤民喜極而泣,自此徹底為所欲為。十五大在9月12日召開,召開之前,55歲的郭伯雄被調回蘭州軍區任軍區司令。不到7年,郭伯雄從野戰軍的軍長升任到正大軍區級職務上。
有很多不明究裡的人羨慕不已:「瞧人家命多好!」但同是寒門出身的徐才厚知道這其中的內涵。
坐著火箭上去的真正原因
1999年9月,在十五屆四中全會上,鄧小平隔代指定的江的接班人胡錦濤被增補為軍委第一副主席。為了制約胡,江趕緊把任蘭州軍區司令僅兩年的郭伯雄增補為中央軍委委員,當月又晉升57歲的郭為上將,並提拔為常務副總參謀長。
同年同月,任濟南軍區政委僅3年的徐才厚被江急調入京,提拔為中央軍委委員,總政治部常務副主任,與郭伯雄同日晉升為上將,時年56歲。
徐調北京前曾對身邊同事說:「我這次進京,恐怕走上一條不歸路。」他真的知道江澤民叫自己去幹什麼!
2000年12月,徐才厚不僅任中央軍委委員,總政治部常務副主任,還多了一個看起來不起眼、但非同小可的職位「中央軍委紀委書記」,誰反對江就治誰!
2002年11月8日,十六屆一中全會,胡錦濤在元老們的支持下接班,但江澤民搞突然襲擊,讓張萬年、郭伯雄等20個掌握實權的高級將領們挾槍桿子逼迫胡錦濤同意 讓江留任軍委主席。張萬年被利用完,江沒有兌現讓他當一屆國防部長過過癮的諾言,而是讓張萬年告老還鄉,真正得實惠的是郭伯雄。
十六大,郭伯雄坐著火箭成為中共25位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的一位,還成為中央軍委副主席,在軍隊中地位僅次於江澤民、胡錦濤。但實際上胡錦濤被架空,郭伯雄的軍權僅次於江澤民。
這樣江澤民依然不放心,十六大把中央軍委委員徐才厚提拔為總政治部主任,並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
2004年9月,十六屆四中全會前夜,政治局經過徹夜激戰到凌晨,少數服從多數,江被迫把軍委主席職務交給胡錦濤,但同時把徐才厚提拔為中央軍委副主席。這麼一來,兩個江親信架空了軍委主席胡錦濤。
2007年10月15日十七大召開,胡錦濤連任。胡的接班人習近平任黨的副主席、國家副主席,卻不是軍委副主席,十七屆軍委副主席是郭伯雄和徐才厚。因為槍桿子把守著一個驚天的罪惡。
十七大過去了三年,還有兩年習近平就正式接班了,再擋著不讓他進入中央軍委領導班子,兩年後十八大也擋不住習近平接任軍委主席。
2010年7月2日,中央政治局宣布:「習近平同志為中央軍委常務副主席並待五中全會通過,習近平同志即日起參加中央軍委會議和中央軍委領導工作」。直到此時,習近平才有份參與軍委會議,瞭解軍隊工作。
有主子江澤民撐腰,郭伯雄和徐才厚根本不把兒皇帝胡錦濤當回事,而胡錦濤的接班人習近平就更不在他們的眼裡。開軍委會議時,郭伯雄和徐才厚非常放肆,動輒就把江抬出來。
2013年3月兩會是胡錦濤交出國家主席和國家軍委主席職位的時候,窩囊了十年的胡錦濤悔恨交加,不由得悲從中起。而在總理位置上堅持正義到最後一分鐘的溫家寶,給會議代表最後鞠躬道別時內心坦然、表情堅毅。
據身邊人後來透露說,習近平在主席台上暗暗發誓,絕不做令祖宗蒙羞、令自己後悔的事。對的事情,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也要堅持下去。
「郭伯雄光靠給江澤民午睡站崗是不可能爬到軍委第一副主席位置上去的。」習近平最親近的幕僚說,「郭伯雄被輕判無期,是因為他交代了比現在我們知道的罪惡更罪惡的事。」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