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6年10月05日訊】「沒有天哪有地,沒有地哪有家,沒有家哪有你,沒有你哪有我……」歌曲《酒干倘賣無》,述說父母養育之恩恩重如山,對11名膚色不同兄弟姐妹來說,這一首歌恰恰也表達他們的心聲,欲對同一名沒有血緣關係,卻密不可分的父親,說出這句心聲。
據馬來西亞一中文報報導,秉著無私大愛精神的馬來西亞華裔陳美成,與太太楊金鳳從1970年代至1994年間,陸續把11名不同膚色、不同族裔、身世可憐的孤兒抱回家養育,加上1名親生兒子一同養育成人,視為己出,不曾厚此薄彼,不僅給予他們一個溫暖的家,也改變了他們的人生。
細心栽培12個孩子
在陳美成的大家庭裡,12名孩子包括了馬來人、及錫克籍人。他們都同樣冠以「陳」姓,同樣以華語進行溝通,在華校求學深造,依隨著中華傳統文化,慶祝中國新年,清明節掃墓,中秋節慶團聚。
陳美成以一視同仁,不分彼此的大愛精神為12個孩子提供細心的栽培,教育升學的機會、衣食溫飽的家庭、充滿愛與關懷的避風港;至今11名孩子都已各自成家、開支散葉,迎來5名女婿,7名孫子。
想當年,出生在霹靂峇眼拿督的雙怡杖的陳美成,總愛往咖啡店裡泡,他母親周查某勸道「如果你少喝幾杯咖啡,就能多一些幫助這個社會,養多幾個孩子」。這句話讓他開始頓悟,戒了常到咖啡店的習慣,並開始積極從事各項慈善公益活動,包括幫助華文教育、孤苦兒童及貧困家庭等。
陳美成與太太楊金鳳在1970年代婚後數年,仍未誕下一子,當時母親又抱孫心切,他便在機緣巧合下,在家鄉的一家孤兒院中,把大兒子抱回家裡,滿足母親含飴弄孫的心願。
也從那一天開始,陳美成便開始當起了大眾父親,陸續領養了多名孤兒,給予他們深切的父愛,提供一個溫暖的家。
也可能是上天感受到陳美成的無私大愛而感動,陳美成太太楊金鳳終於懷上兩人愛的結晶,育有一名兒子,在家中排第四,但卻不影響兩夫婦對其他孩子的愛,一視同仁地把所有孩子都視為己出,不分彼此。
孤兒院淹水帶回4個兒童
有一年,峇眼拿督的雙怡杖發生大水災,領養大兒子的孤兒院被洪水包圍,陳美成義不容辭地把孤兒院中的4名孩童也帶回家照顧,隨後也依程序成為自己的孩子,家中孩子增加至8名。
不過,每名孩子來到他家中的際遇和經過都不同。他憶述,小兒子的親生父母當年在他轄下酒店,四處兜售出生不久的嬰兒,有緣給他遇上,他就領養了小兒子。
錫克籍的小女兒,也是他在下午4時接到通知,和太太商量後,隔天早上6時就到丹絨馬林把剛出生的小女兒抱回關丹。
在崇學重教環境下長大的陳美成,從小就在嚴母的管教下,被雞毛掃鞭打了無數次。他說,母親周查某雖然識字不多,卻深知教育重要性,他慶幸早年在母親的管教,才不然他們荒廢學業。
不吝嗇孩子教育
對陳美成而言,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對於12名孩子的教育,他從不吝嗇,務必給予孩子們最好的教育環境,甚至嚴管苛教,不知情的人在旁看了,還會以為他在「虐待」孩子。
他說,當年小女兒陳愛玲在中四讀理科班成績不理想,他二話不說就幫她安排停學,轉校後每日聘請家庭教師助女兒進修,以勤補拙。
但事實證明陳美成在教育上的堅持是對的,至今12名孩子都有大學學位,小女兒陳愛玲更是法律系博士生,成為家中的驕傲。
養育不求回報
陳美成耗了為數不少的金錢,收養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曾被人笑作「很傻」,但他表示養育這12名孩兒並不是為求回報,只為獲得心靈上的滿足,能為社會做出貢獻和幫助別人,更重要是希望孩子開心快樂的長大。
最令陳美成感動的是,雖然他不算是富可敵國,但是還算是有價值不菲的產業;但孩子們卻主動跟他說不要把產業分給他們,而是用來成立一個基金會,去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責任編輯: 簡明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