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6年10月24日訊】經濟風險鐵三角跡象在中國已經出現苗頭,即生產率下降、槓桿率上升、政策空間收窄。上述風險鐵三角是最近國際清算銀行提出的結論。
10月21日,中國社科院經濟所發布《2016年經濟藍皮書夏季號》。中國社科院經濟學部主任、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認為, 中國經濟將進入長期的結構調整時期,未來的經濟增長還是要靠以全面提高勞動生產率為核心。全球經濟存在幾大趨勢,即全球經濟低速增長、低利率或負利率時代來臨、通縮壓力、債務水平居高不下和槓桿率上升、全球貿易低增速。而中國經濟未來增速將逐步走低,向年5%-6%的增速水平不斷過渡。
中國經濟的投資增速已經持續放慢。今年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名義增速為8.2%,相比過去數十年百分之二三十的增速,已經大幅放慢。不出意外今年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在一個多月後舉行,會議將總結今年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驗,部署明年的經濟工作。
不少專家認為,從長期看經濟穩定持續增長不能靠房市、股市加槓桿,還是要靠實體經濟回升,而這需要加快提高勞動生產率,特別是進行各項以市場化為方向的改革。
過去支撐中國經濟最主要的動力——投資,已經逐步減弱,另外一個動力——出口,也在放慢。但最大的問題是,目前不斷加大的投資,並不能確保經濟快速增長。北大國發院教授、副院長、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黃益平認為,當前中國經濟最大的風險不是金融危機,而是經濟增長停滯。
一個十分重要的證據就是直線上升的邊際資本產出率,即同樣生產一個單位的GDP(地區生產總值)所需要的資本投入量已經大幅上升,這個趨勢如果保持下去,那麼總有一天,新的資本投入難以帶來新的產出增長。
近年來,投資對經濟的貢獻率已經逐年降低,而其本身的動力也在減弱。比如中國國家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投資與GDP之比為80%以上,而在2007年、2000年,上述比例還在55%、36%的水平。按照這樣的趨勢發展,可能出現投資額超過GDP的極端情況,類似的情況已在西部多省市出現。這意味著,大量的投資是無效投資,並未創造真正的GDP。
中國國家統計年鑑也反映了這一點,比如2000年投資額與固定資本形成額之比是1︰0.98,也就是1元錢投資可以創造0.98元的GDP。但是到了2010年,創造1元GDP,需要1.53元投資。到了2014年,是1.82元的投資,才可以創造1元的GDP。
為什麼會出現投資沒有效率,創造不了更多GDP的情況,背後的原因是投資中的土地成本不斷升高,另外大量行業過剩,投資回報率甚至低於貸款基準利率,投資沒有產生相應的回報。
以工業為代表的投資增速低,主要是因為大部分行業產能過剩。房地產投資比較慢,是因為三四線城市庫存高企,一二線城市面臨土地供給難題。
基礎建設投資比較快,是因為很多領域存在短缺。但是基礎設施投資資金大部分依賴貸款,存在槓桿率提升的問題。美國目前的情況是居民槓桿率下降,企業和政府槓桿率上升,中國今年的情況是居民、企業和政府槓桿率都在上升。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