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自始至終都是抗日中堅力量,是抗日主力軍。(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7年1月12日訊】據媒體報導:近日,教育部基礎二司下發函件,要求中小學地方教材將8年抗戰一律改為14年抗戰。教育部強調「九一八」事變後的14年抗戰歷史是前後貫通的整體,應在教材中予以系統、準確體現。教材修改將覆蓋大中小所有學段、所有相關學科、所有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教材。
什麼延續了六十多年的8年抗戰說法突然改為14年抗戰?為教育部新聞辦的解釋是「落實中央關於紀念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有關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等等。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館長李宗遠對外一再強調:14年抗戰是學術界的共識,教材應該吸收學術界的研究成果,特別是形成定論的東西。「(這次提法更改)實際上是回歸歷史本質。」
李宗遠說,「如果說是抗戰8年,那前面6年抗戰的歷史過程就不能涵蓋,比如東北抗聯、長城抗戰、綏遠抗戰,這些都是抗日戰爭的一部分。」他認為,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如果斷章取義地把起始時間定在1937年,那就出錯了。
李宗遠表示,「九一八」事變之後中國共產黨雖然遠在蘇區,但立即發表了反對日本侵略的五個檔。1932年4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就向日本宣戰。中國共產黨還組織東北抗日聯軍對日作戰。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宏偉史詩,如果真要還原歷史真相回歸歷史本質,中國近代史必須推翻重寫,也只有客觀公正真實地再現這段歷史,才能讓後人更準確的理解日俄對中國的蠶食以及國共之間的是非恩怨,也才能夠說服幾千萬海外同胞齊心協力復興中華民族。
「對日抗戰是蔣委員長領導的」
兩年前,原臺灣行政院長,抗日將領郝柏村曾以抗戰老兵的身份參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和盧溝橋抗日戰爭遺址。這位95歲高齡的老人當時坦言:大家都知道,抗戰勝利是我們中華民族復興的開始。堅持抗戰到底,取消不平等條約,收復失土,保護國家領土主權完整,這才是我們今天一切幸福的根本,兩岸年輕世代都應該要記得這件事。
當時媒體報導稱,1919年出生的郝柏村在抗戰紀念館入口處佇立良久,細看「前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20世紀三、四十年代在中國共產黨主張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以國共合作為基礎,全國各族人民包括臺港澳同胞、海外僑胞、共同進行的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
郝柏村踏進館內對媒體記者大聲說:「抗戰歷史要講明,到底是誰領導中華民族抗戰的?紀念抗戰歷史,必須要明確知道,對日抗戰是誰領導的?」郝柏村用右手食指向地面連續點了好幾次,一字一句強調,「是蔣委員長領導的。」郝柏村詢問館方人員,有沒有展出《共赴國難宣言》?這是共產黨在1937年7月22日公開發表的文告,表示願意服從三民主義,為實現三民主義而奮鬥。郝柏村說:「這是國共第二次合作宣言,也是贏得抗戰勝利最重要的歷史標誌。」
實際上,近些年來,對於抗日戰爭的歷史真相正在逐漸還原,蔣介石在抗日戰爭中所發揮的領導作用,也正在被國人所接受和認同。中國歷史上曾有過三次外族的全面入侵,其中兩次亡國:一次是宋朝,二次是明朝。唯一沒有亡國並且全面戰勝了侵略者的戰爭,就是蔣介石所領導的這場曠日持久的抗日戰爭。
國軍是抗日主力軍
作為當時正面戰場的抗戰領袖,蔣介石身兼中華民國最高國防委員會委員長,反法斯中國戰區最高統帥。在1937年七七事變之後,迅速建立了國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戰爭一打響,蔣介石就動員了70萬國軍發動淞滬會戰,炸毀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炸沉日軍第三艦隊旗艦。在抗戰中,蔣介石指揮投入兵力10萬以上的大型會戰就有22次,像臺兒莊這樣的重要戰役1100多次,各類小規模戰鬥3萬多次。消滅日軍主力200多萬。國軍陸軍犧牲與失蹤超過300萬,殉國將軍220位,空軍6164人陣亡,毀機2468架,海軍幾乎全軍覆沒,所有艦船全部被日軍擊沉。
晚年的張學良曾經對外說:「我敢斷言,假如非總裁的領導,對日抗戰無勝利可言,恐在世界問題上亦必另有變化。我一生只崇拜兩個人:一個是我的父親張作霖,另一個就是蔣介石。」
那時的中國通岡村寧次在戰爭期間撰寫的報告也沮喪地認為:敵軍抗日的中摳,即不在於中國四萬億同胞;亦不在於政府要人之意志;更不在於包括地方若干雜牌軍在內之200萬抗日敵軍。而只在於蔣介石為中心,以黃埔軍官學校系統的青年軍官為主體的中央直系軍隊抗日意志,只要該軍存在,迅速和平解決就如緣木求魚。
抗戰史學者劉昌浩認為在對日抗戰中,國軍自始至終都是抗日中堅力量,對整個抗日戰爭作出了巨大的犧牲,是當之無愧的抗日主力軍。抗日戰爭牽制了日軍51個師團中35個師團,佔陸軍69%以上兵力,大大緩解了美軍在太平洋戰場與日軍博殺的壓力。正是因為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上的頑強抵抗,才有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
1942年1月5日,蔣介石正式在重慶宣布就任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職務。同盟國中國戰區統帥部的成立,是中國人民長期對日抗戰流血犧牲,不屈不撓艱苦奮鬥的結果,也是世界反法西斯陣線統一遠東對敵協同作戰的重要標誌。蔣介石在當時的日記中寫道:「26國共同宣言發表後,中美英蘇被稱為四強。再自我擔任中國戰區最高統帥之後,越南泰國劃入本地區內,國家聲譽和地位實為有史以來空前未有之提高。甚恐受虛名之害能不戒懼乎哉。」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宣布接受無條件投降,蔣介石於翌日發表抗戰勝利告全國軍民及全世界人士書,宣示與人為善,勸勉國人不念舊惡,不對日本採取報復措施。9月4日,蔣介石發表抗戰勝利告全國同胞書,宣布歷經艱難的抗日戰爭取得全面結束,中國從此進入一個新時代。
如果沒有隨之而來的大規模內戰,中國近代史或許將是全新的一章。從1月5日起,中華民國國史檔案館全新改版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有5萬多份蔣介石檔案資料上線供全球讀者免費閱覽,還有26萬份蔣介石機密要件將在2017年4月底全部上線供全球讀者免費閱覽。此舉將讓後人更清晰地瞭解中國近代史。
數年前,美國斯坦福大學也曾經公開過蔣介石日記手稿。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院負責整理和研究《蔣介石日記》的研究員郭岱君稱,中國某位重要領導人曾在駐美大使陪同下,帶著十幾個部長,悄悄來到胡佛研究院看蔣介石日記,指定看1949年那部分,看蔣介石究竟怎麼寫共產黨。
郭岱君說,這位先生認真看了一個多小時後默然無語,日記中蔣介石面對失敗沒有埋怨任何人,只是自己進行深刻的反思。1949年蔣介石敗局已定。從《蔣介石日記》可以讀到「愧悔無地自容,幾無面目見世人」、「只能戴罪補過,以求自贖」這樣的話語。
讀完國共內戰期間的《蔣介石日記》,人們發現,蔣介石對於國民政府失掉大陸的原因,有著很深刻的反省,日記中沒有失敗者的絕望和惡言,而是表現出對責任的擔當,對人民的深切痛惜,對國家的竭力維護。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