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這種靈魂很大程度依附於傳統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圖:公用領域)
【看中國2017年8月24日訊】西藏一直是各國旅遊者嚮往之地,這十幾年亦成為國內旅遊熱點。西藏和各省藏區當局都把發展旅遊業確立為經濟發展的支柱,地方政府紛紛開發旅遊業。
旅遊業的好處人們已經說了很多,但是在開發旅遊的同時,還需要認識並警惕旅遊造成的破壞。舉例說,藏地的著名寺院幾乎都被開發為旅遊景點,總是遊客眾多,收入當然也很可觀。位於拉薩中心的大昭寺,一百多位僧人從早到晚忙的都是接待遊客,賣票、導遊、售貨、打掃衛生,和旅遊點的管理人員做的沒有兩樣,很少有時間學習佛法。宗教界人士對此憂心忡忡,僧人們把寺院旅遊搞得再好,收入再高,卻不是僧人出家的目的。僧人出家是為了學習、修行和傳法。佛教有高深的哲學體系,不通過長期艱苦的學習和專心修行不可能掌握。對佛教來講,只有僧侶修行得好,才能普及佛法,教化百姓。而從開發旅遊的角度,需要僧侶承擔的只是佛教形式,以及用於表演的佛教活動。
在我看,旅遊業的最大問題是對當地傳統文化的破壞。對此有人會反駁——很多地方的旅遊正是建立在傳統文化基礎上,甚至要努力發掘和再現已經消失的傳統文化,重修毀壞的建築,恢復失傳的儀式,扶植瀕危手工業,怎麼會是破壞傳統文化呢?
文化重要的不在形式,而是在於民族意識、價值觀、對待世界的態度和方式等。文化的這種靈魂很大程度依附於傳統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旅遊業的衝擊首先就在這裡。隨著旅遊業發展,當地人必然逐步放棄傳統的生產方式,轉到為旅遊業工作,服務於觀光客。旅遊是一種消費,它要求當地文化和自然資源遵循「顧客是上帝」的市場原則,對旅遊者提供服務。外來的旅遊者既然是「上帝」,就很難真心尊重和理解當地的傳統文化,而是會居於自我中心的位置,惟我獨尊,居高臨下,當地人則會在市場原則支配下,逐步形成「店員」意識和態度,一切以滿足旅遊者為標準,把自己的傳統文化只當作可供出售的商品。
在這種已經由市場地位決定的「高」、「低」關係中,當地民族會自覺不自覺地羨慕外來文化,以其為楷模,甘願放棄自己傳統的生活方式,追求物質主義和享樂主義,淡化甚至放棄宗教信仰,而把賺錢和消費置於人生意義第一位。那時,傳統文化的形式即使恢復得再多,文化本身也等於死亡了。如一位僧人寫的詩歌,譯成漢語大意是:「房子的外面用寶貝塑造得很美麗,房子裡面沒有神聖的寶瓶,這樣的房子我不喜歡。寺院的外面用金銀塑造得很美麗,寺院裡面沒有佛法的甘露,這樣的寺院我不喜歡。」
在旅遊業和傳統文化之間,存在著一個相互依賴又相互否定的悖論。旅遊之所以能發展,相當程度上是因為有傳統文化的吸引;然而目前發展旅遊的模式,保存的只是傳統文化的形式,破壞的卻是傳統文化的核心。從長遠講,傳統文化的靈魂死了,對旅遊的吸引力也會隨之減少,逐步喪失。如何解決這個悖論,是發展旅遊業亟需探討和解決的課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