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中國企業已經改名(GREG BAKER/AFP/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7年10月28日訊】25日,一則消息在網上流傳,麥當勞更名為「金拱門」。查詢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在企業信息中,麥當勞(中國)有限公司更名為金拱門(中國)有限公司。麥當勞方面也對媒體回應稱確已更名。網友紛紛調侃:KFC是否該更名為「開封菜」?星巴克是不是應該改名為白毛女咖啡?當然,其他外國品牌也受到段子手們的惡搞,必勝客被搞成小紅帽、百事可樂被惡搞成太極汽水、賽百味被惡搞成地鐵餅......最躺槍的就是阿迪達斯,被惡搞成黑心蓮。
(圖片來源:網路)
一個公司改名為什麼會引起網友如此關心?其實很簡單,一,中信股份、中信資本、凱雷投資等國有資本的進入讓大家擔心麥當勞從此會失去他本來代表的美國文化。在以前大家的印象裡,麥當勞不僅是美國文化的代表,而且,麥當勞的企業精神也讓人尊敬。譬如這裡可以成為流浪人員的庇護所,這裡可以成為眾多找不到廁所的國人可以有尊嚴的方便的去處等等,當然,這個企業為國人提供的餐飲更是讓那些擔心自己吃到地溝油,吃到添加劑的國人感到放心。如果國有資本進入了麥當勞,流浪漢以後還能在麥當勞過夜嗎?老百姓還能去那裡上廁所而且還維持自己的尊嚴嗎?二,人們還擔心中信股份、中信資本、凱雷投資等國有資本的進入麥當勞,會不會形成事實上的壟斷?國有資本進入餐飲業,是不是會形成文革時期那種只有國營飯店的局面?最起碼,不是國企的麥當勞的杯子,衛生紙,免費wifi,番茄醬,吸管是無限免費提供的,現在麥當勞變成國企了,這些東西還會免費嗎?麥當勞以後會不會像中石油、中石化一樣壟斷價格?甚至有人擔心,以後,譬如真功夫、永和大王、嘉旺這樣的中式餐飲企業也會被國有資本滲透,如果真是那樣,想想也真是挺可怕的。
網上有這麼個段子:
「你家孩子在哪兒工作啊」
「一家國企」
「?」
「麥當勞」
這個段子讓你開心嗎?似乎很開心,但是,你真的是笑不出來。
記得馬雲收購肯德基時的另外一個段子嗎?
G20上午開會休息了。
馬雲對秘書說:「中午幫我買肯德基和必勝客。」,5分鐘後,秘書回來了:「買好了,4.6億,請您刷下支付寶。」
馬云:「買就買了吧,…對了…趕緊把小王追回來!」
「我剛讓他去買中南海了…馬上告訴他,那是煙!是煙!!是煙!!」
雖然都是調侃,但是,這裡面反應的民眾情緒卻不同。馬雲收購肯德基,大家最多是調侃他有錢,其實,馬雲只是肯德基小股東,對肯德基的經營不會產生實質影響。但是,關於中信系入主麥當勞,公眾似乎更關心的是國有資本的擴張問題。這次中信系是控股,這就令人擔心中信會將國有企業的做派帶到麥當勞當中。
公眾警惕國有企業是值得理解的。首先,國企的腐敗不亞於官場,甚至更嚴重;其次,是國有企業的服務存在很大問題;三,國企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問題。我們知道,近年來為什麼中國經濟出現了很大的問題,除了高稅負,另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國進民退。眾所周知,所謂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業企業的盈利改善,但是,實際卻是國企改善比較明顯,民企改善並不明顯。大家看槓桿率,民企的槓桿率往下走,國企槓桿率往上走,這就是國進民退。而另一個口號:做大做強國企實際會過多的錯殺和抑制民營企業家的信心。國企影響小的地方,經濟都會相對活躍;而國企佔主導地位的地方,經濟往往死氣沉沉。
有人甚至擔心,國企重新受到重視,會形成壟斷2.0版出現。大家知道,美國電影裡經常會出現大企業控制人們生活的場景,我們耳熟能詳的那些大公司譬如《生化危機》裡的保護傘公司、《鋼鐵俠》裡的斯塔克工業等等,事實上都會造成世界末日般的災難。美國電影裡為什麼會經常出現這類的壟斷公司?實際上,這就是美國制度對壟斷時刻保持警惕的體現。在美國目前的制度下,實際上不會出現保護傘公司、斯塔克工業這樣的企業的,因為美國的制度會在某個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對它進行反壟斷調查。一旦形成壟斷,企業就會受到拆分。
但是,在中國不同,中國缺乏對壟斷企業的警惕,缺乏對壟斷企業對公眾權益損害的認識,所以,無論是國有壟斷企業還是某些已經形成了事實壟斷的民營企業,都沒有受到美國式的反壟斷調查。而且,現在,做強做大國企的口號又讓公眾產生很大擔憂,此時,麥當勞的改名讓民眾讓民眾擔憂是值得理解的。中信系進入餐飲業後,其他國企會不會跟進?一旦跟進,中國餐飲業豈不是變成了國營飯店佔主要地位啦?假如有一天,中國的餐飲都被國有資本侵入,目前的繁榮局面還會維持嗎?目前的服務水平和競爭局面還會維持嗎?反正天祐是經歷過國營飯店遍地的時代的,那時的飯店,髒亂差,服務惡劣,如果以後中國再出現國營飯店,我是會很失望的。
不過,國有資本進入餐飲業還不是令我最擔心的,這最多是麥當勞本土化和中信系的商業行為,天祐最擔心的是外國資本大規模的撤離,如果有一天星巴克、賽百味、必勝客都姓「國」了,甚至這個國家不再有外資了,那才是可怕的,因為那個時候,民企估計也會很快消失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