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將宅府建蓋在龍脈上。圖為「恭王府」的花園。
清末的北京城曾經有句俚語:東富西貴。當時的巨商大賈和殷實之家多住東城,所以稱之為「東富」;西城的宣武門內外以及西四等處有許多王府,住的多為清朝的顯貴,因之稱「西貴」。
在「西貴」之中的眾多王府,「恭王府」堪稱是清朝歷史最為顯貴的王府。
乾隆的寵臣和珅
這座清代規模最大的王府,見證了清朝最為強盛的乾隆盛世,也同樣見證了中國末代王朝的衰敗。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堪比明朝魏忠賢的巨貪——和珅,在這東依前海、背靠後海的地方修建宅第,時稱「和第」。
和珅是乾隆皇帝的寵臣,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常年伴隨在乾隆的身邊,如果說起和珅與乾隆的故事,那最膾炙人口的應該是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的鐵三角(乾隆、和珅、紀曉嵐)。但是,在現實的生活中,三人的關係並沒有像電視劇裡那樣。紀曉嵐比和珅年長了26歲,而和珅與紀曉嵐並沒有很多的交集,只是同朝為官罷了。但是,乾隆與和珅的關係卻真的是非常親密。乾隆最寵愛的公主和孝固倫公主,被乾隆賜婚而嫁給和珅唯一的兒子豐紳殷德,公主婚後也一直住在恭王府的東院。
貪官和珅很有錢
乾隆的寵臣和珅。
和珅被稱為一大貪官,那麼他到底多有錢?乾隆年間清廷每年的稅收,不過七千萬兩,和珅所匿藏的財產,居然相當於當時清政府十五年收入。時人稱「和珅跌倒,嘉慶吃飽」,駙馬豐紳殷德因娶了和孝公主,免除一死,後到今天的蒙古的烏裡雅蘇台做官,但在那兒待四年就死了,年僅36歲。
和珅被抄家,處死之後,嘉慶皇帝將東院留給和孝公主居住,將其餘的院子賜給其弟慶僖親王永璘。曾經的「和第」也變成了——慶王府。
和孝公主去世後,東院也被收回。說到永璘,或者許多人都不太熟悉,但若提起他的孫子慶親王奕劻,很多人就非常熟悉了。
那個與李鴻章一起簽訂《辛醜條約》的慶親王奕劻,就是永璘的孫子。奕劻也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貪官,但與清末那一群懦庸無能的王公貝勒相比,他還算是敢於負責、能夠委以重任的人。因此,從同治朝起,奕劻便得到慈禧太后的寵信,在咸豐將府邸改賜恭親王之前,他一直以輔國將軍的身份在此居住。
咸豐元年(1851年),清末重要政治人物恭親王奕訢,成為這所宅子的第三代主人,此宅也改名為恭王府。恭王府之名沿用至今。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這是句中國人皆知的話語。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
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對恭王府的評價為:「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
民國初年,這座王府被恭親王的孫子溥偉以四十萬塊大洋賣給教會,後由輔仁大學用一百零八根金條贖回,並用作女生學堂。
1949年以後,王府曾被公安部宿舍、風機廠、音樂學院等多家單位使用過。在古代,人們建設宅邸時首先考慮到風水問題,和珅自然也想到了這個問題。
北京城有兩條龍脈:一條是旱脈,這指的是紫禁城中軸線;另一條是水脈:從中南海一直到恭王府那條線。古時人們以水為財,因此恭親王王府內處處見水,其中最大的湖心亭水是從玉泉湖引來的,而且水只內入不外流,寓意「肥水不流外人田之意」。
和珅除了建在龍脈上之外,還有一個讓人驚嘆的地府,就是恭親王府裡有兩條來頭很大的路。其中一條一上一下,不能走回頭路,這條就是升官發財之路,還有一條斜坡路時從下而上,這條路中間沒有任何台階,只在路的最前面有兩個台階。此路代表著和珅前二十年的坎坷之路,後面則是平坦之路。和珅希望自己升官順利。
恭王府占地大約九十多畝,分為中、東、西三路建築,由中軸線貫穿著的多套四合院落組成。中、東、西三路又各有三個院落。恭王府的建築,可分為府邸和花園兩部分,在府邸大門外,有東西兩個院落,這些房子主要是一些辦事機構和作為糧倉、水房、裁衣房、廚房等用途。剩下的是護衛院落的兵士的住房。
恭王府的藏寶樓。(以上圖片來源皆為維基百科)
恭王府的正門,大門面闊三間,門外有十分雄壯的一對石獅。
進了正門之後間有一個小院,接下來進入面闊五間的二門,進入二門,就進入了王府的中心區域。中路最主要的建築是銀安殿和嘉樂堂,銀安殿是恭王府的正殿,只有逢重大事件、重要節日的時候才打開。
嘉樂堂是和珅時期的建築,傳說「嘉樂堂」匾額是乾隆皇帝題賜和珅的。銀安殿和嘉樂堂的屋頂,都採用的都是綠色琉璃瓦,東路由三進四合院組成,是恭親王奕訢的起居生活用房,西路前院正廳為葆光室,懸掛著咸豐皇帝御書的「葆光室」匾額,是恭慶王會見族人、朋友的客廳。
介紹完恭王府後,沒親自遊賞過恭王府的人絕對能理解「和珅跌倒,嘉慶吃飽」這一句在中國家喻戶曉的話。看來和珅作為乾隆的大臣,真的是享有皇帝獨有的恩寵,和珅一生享盡了榮華富貴,連家宅都蓋在龍脈上。難怪被抄家後,大家驚覺他居然如此富有,也被這座恭王府給深深震撼了。
(本文來源:最愛大北京。微信:「beijing-beijing-123」)
責任編輯: 輕描淡寫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