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論語.為政》中說:「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說:子由,我教給你怎樣做的話,你明白了嗎?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啊!」
在這裡,孔子說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對於文化知識和其他社會知識,(治國與理民的知識,當然也包括在內!)人們應當虛心學習,刻苦學習,儘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識再豐富,總有不懂的問題。那麼,就應當有實事求是的態度,只有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然而,現實生活中常有這樣的人,他到處充當「無所不知」先生。每當人們談起一個有興趣的問題時,他就不知從什麼地方冒出來信口開河:「這個嘛,我知道……」然後捕風捉影地胡說一通。這種不懂裝懂的人,遍佈在各行各業、各個角落。
有這樣一個不懂裝懂的故事:
清朝,山東淄川地區有個賈財主,臘月三十日,請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寫對聯。蒲松齡當即給他寫出一副對聯:
天增歲月人增壽,
春滿乾坤福滿門。
他聽了之後火冒三丈:窮鬼們增什麼壽?要增壽就該我娘增壽,把「人」改成「我娘」。
蒲松齡說:「對聯是對偶句,上句改了,下句也要改,不然人家要笑話的。」賈財主說:那下句也改成「咱爹!」
蒲松齡只得遵命而改。到了大年初一,人們往來串門,看著財主門上的對聯,笑得肚子疼!原來,蒲松齡將那對聯改成:
天增歲月我娘增壽,
春滿乾坤咱爹滿門。
賈財主目不識丁,是個不懂對聯的人,卻在那裡不懂裝懂,瞎指揮,最終成為人們的笑柄。
不懂裝懂的人,一般都喜歡高談闊論,無論別人說什麼,他都要插進一句兩句,儘管有時說得驢唇不對馬嘴。他們講起話來,往往故弄玄虛,藏頭藏尾,似乎不如此就顯示不出他們的智能。其實他們這樣做,正是為了掩飾自己的無知,因為他們對事情只是知道一點皮毛,有時甚至連一點點皮毛都不懂。他們聽別人談話時,表面上一本正經,不住地點頭稱是,而內心裏,連別人講的是什麼都不知道。
不懂裝懂者,一般都喜歡裝腔作勢。他們說話專揀華麗的詞藻,即使對自己根本不瞭解的事物,也敢輕易地下結論。他們對一切問題,都永遠表示與人不同的見解,專挑剔皮毛,以抹殺本質,用此來標榜自己知識淵博,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實際上,這樣做恰恰證明了自己無知,因為真正有學問、學識淵博的人,在多數場合下,甘心做一個聽者。正所謂:「叫喚得很響的鳥兒,不見得唱的好聽。」不懂裝懂雖然有時能矇混過關,但絕不是長久之計。不懂裝懂的人,小則被人揭穿,淪為笑柄;中則失去誠信,被好友拋棄;大則危害社會,害人害己,甚至禍國殃民。不懂裝懂者,必然不虛心,不願接受他人的意見。
我們絕不能低估不懂裝懂的危害,因為它完全可能由一種個人品質,而發展成為一種社會公害!我們也可以這樣總結:無知並不可怕,不懂裝懂才可怕!
總之,「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一種非常明智的態度。求實、謙虛,這不僅是求知者應有的職業道德,也是一切人對待知識應有的品德。世界這麼大,新事物那麼多,更新那麼快,一個人不可能對所有的事物都瞭解、對所有的知識都掌握,這沒有什麼丟人的,所以沒有必要不懂裝懂。
世界著名物理學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美籍華人丁肇中,在接受中央電視臺《東方之子》採訪時,曾對很多問題都表示「不知道」。他在為南航師生作學術報告時,面對同學的提問,就是「三問三不知」:「您覺得人類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質和反物質嗎?」丁肇中回答:「不知道。」「您覺得您從事的科學實驗,有什麼經濟價值嗎?」又回答:「不知道。」
「您能不能談談物理學未來20年的發展方向?」「不知道。」
真是三問三不知!這讓在場的所有同學意外,但不久,他們中有人就舒悟到了丁肇中的呂質高尚。最後,丁肇中贏得了全場熱烈的掌聲!
也許,一些人在說「不知道」時,往往被看作是孤陋寡聞和無知的表現,但丁肇中的「不知道」,卻體現著一種做人的謙遜和科學家治學的嚴謹態度,令人肅然起敬。
【附言】
據報載:「11月18日北京大興區發生致27死傷的火災,北京當局隨後在全市啟動強制驅離數十萬外來人口大行動,並且做法粗暴,在沒有任何過渡措施和安置方案的前提下,出動了大批警察和各類公務人員,拿著長柄板斧和錘子等,用打砸搶式手法,幾乎是一夜之間,數十萬被視為低端的人口,被驅趕到天寒地凍的大街。此舉引發海內外輿論強烈撻伐,被稱為北京「大排華」事件。12月3日,網路流出北京市委書記蔡奇的內部講話視頻,在視頻中蔡奇說,到了基層,就是要真刀真槍、就是要刺刀見紅、就是要敢於硬碰硬、就是要解決問題。這一內部講話,更加讓事件火上澆油。」
筆者沒有說蔡奇一句壞話!只是希望他不要「不懂裝懂」,以避免禍國殃民。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