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鐵路多年來只加不減,與港府港鐵之間訂立的票價機制有關。(圖片來源:Pixabay)
【看中國2018年1月24日訊】(看中國記者鐘靈綜合報導)港鐵票價長年只加不減,港府統計處公布去年12月增加1.7%通脹率,連同去年港鐵累積計算的1.49%,在港府核准的「可加可減」機制下,港鐵今年6月或可加價高達3.19%,引起市民憂慮,有關注組織表示,現行票價機制「愚弄市民」,去年雖然港府與港鐵「檢討」機制,結果只是暫時凍結票價一年,今年連同去年通脹升幅一次加價,加幅驚人。
「只加不減」 民間批港府港鐵「合作愚民」
《蘋果日報》報導,作為香港市民主要交通工具的港鐵,在港府「可加可減」機制下年年加價,從未減價,而去年與港府完成票價調整機制檢討後,提出「自願調整減去加幅10%」,使香港市民可以享受一年凍結票價。不過去年通脹的1.49%,將會帶到今年累計計算。
統計處日前公布去年12月香港通脹率為1.7%,如果港鐵將累積的1.49%加幅計算在內,已經足夠「可加可減」機制1.5%就可以加價的門檻,加上去年第四季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增幅的3%,預計今年6月港鐵加價幅度或將超過3.2%,加幅驚人。
「可加可減」機制雖然限制港鐵每年加幅不能超過前一年的家庭名義工資月入中位數,不過去年香港第四季家庭收入中位數增加約4.31%,因此票價封頂機制將無法發揮作用。
民間監管公共事業聯委會發言人蔡耀昌批評,港鐵的票價機制「愚弄市民」,計算方程式中的2組數據互有關係,相當於同一組數據,只要市場仍然通脹,該機制就無法限制港鐵加價,結果港鐵連年賺大錢、而票價不斷增加。蔡指出,去年檢討結果未能解決市民不滿,港府作為港鐵最大股東,合作用「小動作」凍結一年票價,企圖暫時舒緩市民情緒,現在則連同去年升幅一併加價。
蔡又指出,林鄭競選特首時,曾承諾處理港鐵票價問題、及領展不斷加租等「3座大山」,促請林鄭兌現承諾,改革該票價方程式計算方法,才能真正解決市民的不滿。
公共通輸研究組成員鄭衍祺表示,去年港府討論時雖有觸及方程式內容,而運輸業長期欠缺人手,營辦商近年不斷透過加薪搶人,導致運輸業工資指數長期比通脹更強勢,港鐵只要為員工加點薪津,就可以使該指數超過限制,然後大肆加價。鄭指出,如果當局不從根本解決問題,就會令市民的不滿蔓延。
有港民表示,港鐵近年經常出現故障,港府又無從規管與懲罰,使其儼如「獨立王國」,但香港市面便捷的交通工具選擇不多,只能選擇搭乘港鐵。
自己查自己 多次故障罰款疑「放生」
港鐵是香港最主要的公共交通運輸系統,出現事故會嚴重影響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除了月前發生的全線癱瘓嚴重事故,2017年港鐵共發生10宗延誤超過30分鐘以上的嚴重事故,按照檢討機制,需要罰款至少2250萬元,接近過去2年總和。去年8月觀塘綫部分段一度發生逾10小時嚴重故障,按機制最高可罰款2500萬元,不過港府當局疑有意「放生」,最終港鐵只罰款200萬元。而有關罰款會撥入來年作市民車費優惠用途。
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成員郭家麒批評罰款機制無效,「因為港府佔港鐵76%股權,罰款等於是港府『自己罰自己』、用港人的錢去『罰自己』」,郭認為,應該向港鐵行政總裁及車務營運總管等高層問責,以起更大警示作用。
港鐵過去多年每年營利均達百億港元,其高層薪資每年都有上調,但旗下前線工作人員及外判工人則曾被揭待遇較差。去年5月港鐵股東大會上,有民間團體曾批評,港鐵累積加價幅度已經達25%,其作為港府公營事務,不應對普羅百姓「吸血」,淪為賺錢工具。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