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的華人(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18年2月3日訊】近日,一位移民澳洲10年的華人在《移民家園》發表文章《移民澳洲10年:坐看身邊的華人朋友,一個個變成了百萬富翁》,引來不少華人網友圍觀。
作者寫道:時光如梭,不知不覺移民澳大利亞已經10年。回首10年,自己沒幹什麼(就生養了兩個淘氣男孩),印象最深刻的卻是身邊的一些華人朋友不知不覺儼然已是百萬富翁!
遛娃之餘,盤點一下他們(她們)成就自己的幾大途徑:
富翁朋友①:房地產
2007年起家,剛開始很辛苦,在各家華文地產雜誌上做廣告賣房子,憑著熱情和好運氣,加上當年澳大利亞政府一次又一次的鼓勵買房政策(首次購買自住房津貼曾經高達澳幣21000!低至澳幣7000)下,網羅了一批首次置業者!
在利率曾經高達9.02的2008年,創出在悉尼最大開發商mirvac開發的花園別墅區賣出幾乎半壁江山的業績!選最好的房子去賣,這是H女士的眼光獨到之處,這樣吸引來的客戶砍價不多,落入自己錢包的利潤自然更可觀。
和多名客戶買在同一個小區,成為鄰居,熱心幫忙,把客戶們當作朋友,不管是幫忙發動車子,生病送藥,給申請入籍的文件做證明,等等。只要能幫的都幫,很有趣的結果就是客戶就算幾年後搬走了,還把房子留給H女士的公司出租照管。
業務好到如此,接下來換車換房,辦公司擴大業務,從賣房子到幫客戶管理出租房,很快就開上了寶馬新款。
順便提及的是,澳大利亞房地產近10年增長迅速,07-08年30-40萬的房子(house)就算在差區也幾乎漲到了近百萬,於是那些買了house的朋友們幾乎都是坐擁價值百萬澳幣房產的富翁了。但是苦於只擁有一套房子,賣了再買,隨便一個能入眼的house也是需要百萬才能拿下。
那些敢於冒風險,把一套房子的增值部分通過refinance貸出來,買了第二套的人,樂呵呵可以隨時把第二套賣出去淨享增值收益!
至於買了第三套,第四套的,就不說了,還是那句話,「高風險高報酬」。
還有更厲害的Y女士,建築設計專業,開始在政府規劃部門做,後來和朋友一起買地,自己設計,自己僱人蓋聯排別墅,一套房子賺幾萬也不是小數。
富翁朋友②:代購
2007年澳賣客的老闆Z經理還在給一家華人禮品店打工,作為店裡的一名高級經理,規劃好如何運營國內來的旅遊團讓各店能賣出最好的業績,包括安排遊客住宿,貨物貨源數量價格,購物環境,人員安排,各站接力,都是親歷親為,積極參與。自從08年獨立創業以來,壓力更是大得難以想像,為何做點事情這麼難?
不過,趕上了當時最好的代購時光,面對中國廣大的市場需求,代購們把澳洲各種保健品,奶粉等源源不斷賣往中國。中國客戶買到了需要的產品,澳洲產品更加出名,Z經理名利雙收!
富翁朋友③:技術工人
一看名字就知道這些需要付出更多的體力勞動。朋友A,曾經被國內某知名公司外派過來,有技術(會電工和空調安裝),英語還不錯,自己技術移民留下了,空調安裝生意那個好啊!
只要幹得動,一年不能休息幾天,每年都從春天忙到夏天,秋天忙到冬天。尤其是夏天,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悉尼的夏天在厄爾尼諾影響下,一度燥熱無比,40度以上高溫天氣頻頻出現。夏天商場裡空調賣至斷貨,安裝一般需要至少等半個月,加上西人安裝費比空調還貴,華人空調安裝師奇貨可居。
老婆負責訂貨和客服,他就從早到晚在外面安裝空調。自己曾安裝一部7匹大空調(澳幣1400),安裝費最低澳幣1100(包括額外拉電線),超複雜半天搞定。鄰居裝的1.5匹小空調(澳幣800),請的西人安裝公司,花費澳幣1500。
朋友女婿做Gyprock的小夥子,腦子好用又勤勞。開始給別人干,學會給牆刷漆(其實這活不難,是個男人都能幹,某些很壯的女士也行)。後來就自己當包工頭,曾經一次性承包了300套新房(感謝澳大利亞這些年大量開工建新房),刷一個townhouse(聯排別墅)澳幣3000最低價,西人公司報價澳幣5000)。
當然自己也要幹活,因為手底下的大工小工說不來就不來了,老闆就得自己頂上。而且這裡的人工太貴,能省就省了。所以每天刷漆刷到手抽筋,當然數錢亦如此。三四年下來,小夥子很快就在岳母家附近貸款買了100萬的house。當年覺得他不入眼的岳母,如今看他越看越順眼……
當然,澳洲華人大富翁成就的途徑遠遠不止我這些身邊朋友的例子。都說澳洲的錢相對好賺,配上智慧的大腦,勤勞的雙手,再趕上蓬勃發展的好時機,也許你就是下一個華人百萬富翁。
責任編輯: 傅美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