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記住:一生中這三樣東西一定要丟棄(圖)

 2018-05-24 00:0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只有不斷反思,不斷審視,你才能糾正自己腳下的路。
只有不斷反思,不斷審視,你才能糾正自己腳下的路。(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前些天跟朋友閒聊。朋友感慨說,畢業多年漸漸清晰地發現,有時阻礙自己成長的,不是外面世界帶來的影響,而往往是自身傻傻堅持的一些東西。

只有經過時間的歷練,才慢慢發現正是這些東西,讓我們越走越慢,甚至止步不前。如果你也有相似的感覺,不妨看看你是否也中了這些東西的「毒」。

1、舒適區的溫暖

朋友表妹畢業後進入一家公司工作,3年多了,工作內容仍只是簡單的整理一些文件,錄入一些資料,工資方面也一分未漲。好友曾勸她好好考慮下工作的事情,為自己未來做做打算。

哪知朋友表妹並未將此事放心上。她說,她早已習慣了目前工作環境與工作模式,這份工作讓她感覺很舒服,她也沒想過要做其他的工作。

直到前些天,聽朋友再次說起她表妹才知道,因為公司整體效益不好就裁掉了一部分人員,她表妹就在其裁減的名單之中。

說到底,朋友表妹的問題就在於陷入了溫暖的舒適區。

心理學研究中關於人對於外部世界的認識,分為三個區域:舒適區、學習區和恐慌區。

所謂:舒適區,即是你習慣待著的位置,習慣扮演的角色,習慣相處的人,習慣表現的態度……它包含了你所習慣了的一切事物。

總之,它給人一種很舒適的感覺。

但這樣的生活,會讓你變懶,從而不願跳出其劃定的範圍,去看看外面世界的精彩。久而久之,你就會被封鎖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裡,成為井底之蛙,進而被世界所淘汰。

所以,別讓舒適區毀掉你的人生。趁著年輕,任何人都該走出舒適區,去看看圍牆另一邊的世界。

2、胡亂勤奮沒有目標和方向

知識管理專家曾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大部分對個人知識管理感興趣的人,大都是一群上進好學的人,但這其中具體又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不活躍」的學習者,他們看了書,問過一些問題,之後就不知所終了;另一類是「活躍的」學習者,他們除了看書問問題,還喜歡參加各種拆書活動、學習時間管理、聽各種TED講座、參加各種社群等等。

十幾年過去了,知識管理專家觀察發現,那些「活躍的學習者」並沒有因為他們的四處學習而有特別大的成就,反倒是那些「不活躍的人」有不少做的風生雲起,至少成了某個領域的高手。

為什麼整天那麼努力的學習,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呢?

經過長達10多年的研究,一位知識管理專家指出了這其中的關鍵:一個人如果想要有所成就,核心是必須要有自己的方向和目標。

當你有了一個方向和目標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你沒有時間去為知識焦慮,因為你知道:不屬於你方向和目標的東西,再好也與你無關。

關於目標,哈佛大學曾對一群智力、學歷、環境等客觀條件都差不多的年輕人,做過一個長達25年的跟蹤調查,結果發現:只有13%有清晰目標的人,會堅持不懈地朝著目標努力,並最終收穫成功;剩餘87%的人由於缺乏目標或目標模糊,縱使每日也匆匆忙忙,卻也只是隨波逐流。

說到底,真正的努力,是需要方向與目標的。

3、嫉妒的情緒

看過一個寓言。

一群人看到一座豪宅,氣宇軒昂,奢華無比。此時,聰明人由衷讚賞;強者二話不說,前去敲門,悉心向房主求教,然後蓋出一棟更好的房子;而人群中有一類人,他們越看越是眼紅,內心承受不了如此巨大的差距,於是,當天晚上就放火把這豪宅燒了。而他們自己,最終也鋃鐺入獄。

這個故事指出了人性中不同面貌:面對同樣一件事物,有的人學著欣賞,甚至學習;而有的人,因嫉妒而毀了自己。

莎士比亞曾說過:像空氣一樣輕的小事,對於一個嫉妒的人,也會變成天書一樣堅強的確證;也許這就可以引起一場是非。

嫉妒,可以說是人性中極其卑劣的一面。因為它讓你封閉自我,困於比較,而失去了成長的機會。

經濟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奧格爾維法則,即和不如自己的人相處,你會越來越弱;和比自己更強的人相處,你才會越來越優秀。

這也印證了埃德蒙.伯克說過的一句話:站在我們對面的那個人,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學會欣賞那些比我們強的人,才是我們成長的必經之途。

4、結語

亞里斯多德說過:人生最終的價值在於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於生存。

只有不斷反思,不斷審視,你才能糾正自己腳下的路,從而度過生存期,奔向夢想。

與君共勉。

責任編輯: wendy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