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若是在糾結是要向黛玉學習還是要向寶釵學習時,不妨跳出這個框架,多向具備善心的寶玉學習。(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看《紅樓夢》的人常常喜歡拿黛玉和薛寶釵比,喜歡林黛玉的一派各種不待見薛寶釵,恨不能誰要是喜歡薛寶釵我就和誰劃清界限;喜歡薛寶釵的一派同理,看到人說喜歡林黛玉就恨不得和人辯論一番:你看林黛玉多麼多麼不會做人,多麼多麼不體貼,多麼矯情,各種各種。兩派勢同水火,各不相讓。
黛玉和寶釵
其實薛寶釵和林黛玉嚴格意義上講不是太有可比性。紅學研究中有一種觀點認為薛寶釵和林黛玉是作者塑造的兩個極端,兩者都不是獨立的個人,所以寶玉在太虛幻境中看到的十二釵正冊裡其他人都是單獨一幅畫一首判詞一支曲子,唯有寶釵和黛玉是畫在同一幅畫上,共用一支曲子:「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詞曲中提到林黛玉的時候常常會牽連薛寶釵,行文寫作上也是有林黛玉處必有寶釵,有寶釵處可見黛玉。
擁林派和擁釵派之所以各執己見,不肯讓步的一個關鍵之處在於林黛玉和薛寶釵實在是塑造得很好的兩個對立角色,一個真性情,率性可愛;一個周到體貼,沉穩大方。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不僅存在《紅樓夢》成書的年代,也普遍存在於現代社會;不僅是很多人可以代入的性格,也是很多人想要追求的性格。
但是也因為她們二者的性格對立實在太明顯,幾乎難以找到共同之處,所以讓很多人產生一種誤解:似乎一個人想當林黛玉,她就必然要放棄薛寶釵;一個人是薛寶釵,就不可能同時是林黛玉。這種對比其實是無效的,就好像蘋果與梨,除了都是水果外鮮有共性因而不適合作比較--有效的對比必須發生在兩個有相似性的物上。
寶玉和黛玉
寶玉和黛玉是一類人:反叛、率真、真情。但我原來讀書的時候很好奇的一點就是為什麼賈寶玉和林黛玉同樣都是性情中人,為什麼賈寶玉人緣爆好,除了賈環和趙姨娘不喜歡他偶爾對他使壞之外,賈府上下,全書幾乎所有人都喜歡賈寶玉,至少不討厭他;但是林黛玉就很不一樣,除了賈母、寶玉、紫鵑這幾個非常有限的人之外,其他人對林黛玉就不是很待見了,怎麼算都算不上喜歡吧。這種區別當然跟他們的身份有關:賈寶玉是賈府正經的主子,深受賈母喜愛,其他人不得不討好他一點;林黛玉是寄住在賈府的,吃穿用度等同於其他姑娘,但畢竟不是正經的姑娘主子,其他人不用費心思討好她。
但是這些原因不能解釋寶玉和黛玉人緣上的巨大反差:那就是排除那些阿諛奉承之輩,書中還是有不少人實打實地喜歡寶玉的,就這些人也還是比林黛玉的粉絲多很多。思來想去,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寶玉比黛玉更體貼、更會關心別人、更遵守禮法。
往小了說,寶玉很體貼人。
寶玉比黛玉多了一份善心,此事可以從劉姥姥二進大觀園後的狀況看出。(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寶玉待人的態度
寶玉有一個很討厭的奶媽叫李奶奶,這是書中為數不多十分負面化的形象。成天除了欺負襲人、麝月、晴雯這些年輕丫頭之外,就愛幹一件事--吃寶玉留給別人的食物。
第一次是第八回寶玉沏了一碗楓露茶,被李奶奶吃了,給晴雯留的一碟豆腐皮的包子也被她拿走了;又有一次,寶玉替襲人留了一碗酥酪,準備襲人晚間回來的時候給她吃。沒想到李嬤嬤來,聽說是給襲人留的,賭氣把酥酪吃個一乾二淨。這兩次賈寶玉都非常生氣,但從這兩件事可以看出寶玉對晴雯襲人等一干丫鬟是十分上心的。吃了什麼好吃的,就會想到誰誰誰也愛吃,可以給她們留著。這個細節很小很瑣碎,但也因為是瑣碎的小事做起來格外不容易。還有其他種種,比如晴雯生氣了要撕扇子,他就拿出一箱子扇子為搏紅顏一笑;襲人騙他說自己要家去了,他就急得流眼淚;看見小姑娘淋雨了,記得提醒姑娘卻忘了自己也在淋雨--估計現在很多女生的男票都未必能做到這麼體貼。
往大了說,賈寶玉不喜歡男人,認為男人是泥做的,所謂「鬚眉濁物是也」。
但是每次出於必要,他不得不見那些為官做宰的各路賓客時,又保持了應有的體面,這是一種禮數。書中多次提及賈政召他去書房會客,他雖然每次都心不甘情不願,但也認認真真去了。這些都是暗寫,明寫的也有,那就是秦可卿喪禮時路謁北靜王一段。寶玉的表現也還是可圈可點的。正如賈母所說:我們這會子也打發人去見了你們寶玉,若拉著他的手,他也自然勉強忍耐一時。可見你我這樣人家的孩子們,憑他們有什麼刁鑽古怪的毛病兒,見了外人,必是要還出正經禮數來的。……(寶玉)一則生的得人意,二者見人禮數竟比大人行出來的不錯,使人見了可愛可憐。
相比而言,黛玉對人就沒有這麼體貼了,她對寶玉無疑是很好的,但書中似乎很少看到她對其他人的好(紫鵑稍微好點)。不僅不體貼,還喜歡取笑人。湘雲「二哥哥」發不清楚被她嘲笑,寶釵幫寶玉趕蚊蠅被她嘲笑,書中平輩的幾乎都被她取笑了一遍。
往禮數上說,林黛玉除了進賈府一回表現地小心謹慎合乎規矩之外,其他時候她的教養都快不見了。
比如周瑞家的送宮花一段,林黛玉拈起一枝花冷嘲熱諷:「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的也不給我。」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鳳姐平日見她都得稱呼一聲「周姐姐」,按照當時的規矩也是黛玉半個長輩,更何況宮花是薛姨娘的一片心意,林黛玉這個時候耍小性子實在是不合適。
除此,寶玉還比黛玉多了一份善心。劉姥姥二進大觀園,出了各種醜,林黛玉次日嘲笑她為「母蝗蟲」,典型的貴族小姐瞧不起鄉下人的節奏;寶玉可能也不喜歡她,但他還是體諒莊稼人的辛苦。妙玉要扔劉姥姥喝過的茶杯,寶玉會說:「那茶杯雖然髒了,白撂了豈不可惜?依我說,不如就給了那貧婆子罷,他賣了也可以度日。」到底是更悲憫一些。
小結
書中黛玉、寶釵、寶玉三人,黛玉人緣最差,寶釵深得人心,無奈也有人不喜歡她,比如說賈母。很多人會覺得黛玉真性情,但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寶釵禮數周到,深得人心,然而有點做作。這種對立讓人覺得真性情和好人緣只能二選一,但其實真性情和好人緣是可以二者兼得的,比如說寶玉。所以,諸君若是在糾結是要向黛玉學習還是要向寶釵學習時,不妨跳出這個框架,多向寶玉學習。
責任編輯: 雲淡風輕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