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的砸缸!這個名字很響亮很了不起(圖)
司馬光七歲時,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指。(看中國合成圖)
宋朝的時候,主編了著名的編年史書《資治通鑒》的,叫做司馬光。1019年十月十八日,司馬光出生於光山。當時他的父親司馬池任光山縣令,於是便給他取名「光」。
司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馬池後來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閣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譽。
今天不講司馬光的大成就,說他小時候的故事。
司馬池的教育
司馬光從小就記憶力好,許多書過目不忘,為此深得父親喜愛。司馬池是個有名的清官,教子有方,六歲時,就教司馬光讀書,七歲時,他不僅能夠通讀《左氏春秋》,還能將二百多年的歷史梗概講述清楚。所以父親總喜歡把他帶在身邊,天長日久耳濡目染,司馬光不禁各方面都「凜然如成人」。
從前的家長第一要教育的,是人品,司馬池也不例外。司馬光在很小的時候,有一次,他想給胡桃去皮,可是不會做;叫姊姊來幫他,也去不掉。姊姊有事就先行離開了,一位婢女用滾燙的開水幫他將胡核去了皮。
姐姐回來,問:「誰幫你做的?」
他說:「自己做的。」
父親聽說了,便訓斥他:「小孩子怎敢說謊啊!」
司馬光從此記住了這件事,不再說謊,年長之後,還記得此事,把它寫到紙上,警醒自己。
司馬光「砸缸救友」
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馬光出了名,叫「砸缸救友」。這件事震動京洛,東京和洛陽有人把這件事畫成圖畫,被人們廣泛流傳。
有一次,司馬光跟小朋友在院裡玩耍,院子裡有一口大水缸,有個小孩爬到缸上玩,一不小心,掉到水缸裡。
古代的水缸多是為了防火,下雨天的時候盛滿,如果期間不小心發生了火災,可直接用水缸裡的水救火。
水缸的容量有多大?那是會讓落入的孩童沒頂的。缸大水深,當被水淹沒的孩子沒頂了,別的小朋友們一見出了事,嚇得邊哭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去,水缸破了,缸裡的水流了出來,被淹在水裡的小孩也得救了。
《宋史》載:「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其後京、洛間畫以為圖。」
其實,司馬光之偉大不在於砸缸,而在於思維敏捷。
圓木警枕
司馬光的枕頭很有名,叫「警枕」。是圓木的,為什麼要用圓木枕頭呢?說來很有趣,圓木枕頭放到硬梆梆的木板床上,極容易滾動。頭跌在木板床上,只要稍微動一下,它就滾走了。司馬光用它來做枕頭。
宋代范祖禹《司馬溫公佈衾銘記》:「以圓木為警枕,小睡則枕轉而覺,乃起讀書。」
司馬光可能不知道,其後的一千年裡,不僅是他的歷史學,更是這些小事,令他的名字非常響亮非常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