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雞蛋(圖片來源:Pixabay)
【看中國2018年7月29日訊】眾所周知,中日飲食文化有諸多的差異。日本料理的特色是多生冷,比如刺身或者是壽司,至於生雞蛋的出場率還是極其高的。其實,生吃生雞蛋還是日本人特有的飲食習慣,太佩服了!近日,《這才是日本》刊登了一篇文章,就是來分享生雞蛋在日本的情況:
與中國的吉野家、松屋等不同的是,日本本土的牛肉蓋飯套餐往往會配上一個生雞蛋。日本人的這種生雞蛋情節於各種日式料理中普遍存在,以至於在日本很少有雞蛋被完全加熱到熟的。
無論那種吃法,牛肉蓋飯與生雞蛋便成了雷打不動的固定搭配。而且,在日本竟然有販賣生雞蛋拌飯專用的醬油,其販賣的種類竟高達數十種!
可能不少的中國朋友們會擔心雞蛋的安全衛生問題。的確,雞蛋生食是有風險的,其風險主要來自於雞蛋內的沙門氏菌。
沙門氏菌是有可能引起嚴重病症甚至沒命的危險細菌。母雞產卵後,蛋殼可能會因為接觸了雞的糞便而攜帶了沙門氏菌,但是由於蛋殼內側有兩層卵膜存在,所以細菌其實很難侵入蛋體內部。
不過隨著存放的時間變長,卵膜會逐漸破裂,這就增加了感染沙門氏菌的可能性。所以能否在卵膜破裂之前食用,是保證健康的關鍵。那麼問題來了——要怎麼保障日本的生雞蛋是安全可食用的呢?
一、嚴格監管
自古以來,因為日本有著生食文化,所以日本法律對可能生吃的食物是有著非常嚴格的監管!在市場售賣的雞蛋上都會印有最基本的「賞味期限」,有的還會加上取卵日期或農場序列號,而這些數字的意思是這樣的:
1.賞味期限:在這個日期之前都是可以生吃的,然而過了這個期限並不表示雞蛋壞掉了,而是必須充分加熱後方可食用。即便超過生食保質期,把雞蛋加熱到70℃且1分鐘以上,也可以放心食用。
2.取卵日期:就是雞蛋收集的時間。
3.農場序號:一旦吃這個雞蛋發生了什麼問題,便可通過該序號追溯至是哪個農場的哪隻雞下的蛋。
若雞蛋的包裝上信息豐富,則會在裝雞蛋的盒子上貼著,或者是在盒子裡防著。
二、殺菌檢驗
在日本,從農場裡收回來的雞蛋,都會統一經過殺菌工序,殺滅生雞蛋裡面的寄生蟲。等殺菌完畢後,就開始檢驗雞蛋的質量:
1.先用光線檢查雞蛋是否有裂縫,把這些雞蛋先剔除。
2.然後用機器迅速地移動雞蛋,在快速移動過程中質量不好的雞蛋會有不同的聲音,再次剔除。打碎次品一看,顏色、成型度都是不好的。
3.接著檢查雞蛋的蛋殼強度,所有檢查都通過的雞蛋才有資格裝盒上市。
4.在上市以前還有最後一道工序——比大小。把每個雞蛋進行稱重和分揀,以保證到達消費者手裡的雞蛋都是標準化、質量合格、大小顏色一樣的雞蛋。甚至會將不同大小的、蛋白蛋黃不同含量的雞蛋用作不同的用途。
每一家農場都在致力於提升自產雞蛋的口感和營養價值,甚至做出自己農場的品牌。到現在,越來越多的從業者將自己的照片印在包裝上,甚至還有在賣場裡把雞蛋的「直接生產者」的照片放在一旁。這樣看來,直接吃生雞蛋是不是也很安心呢?
責任編輯: 許天樂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