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生市活動(the 63rd Annual Fussa Tanabata Festival/Senior Airman Cody H.Ramirez/U.S.Air Force)
【看中國2018年9月13日訊】因為被世界公認的人民素質、醫療質量、環境整潔、服務品質等多項優勢,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定居日本,或者到日本旅遊,也漸漸地看懂了日本。《這才是日本》通過衣食住行和購物等各方面,介紹一下日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1.消費購物方面
日本的私家車是很普通的東西,日本人每月的工資是25∼40萬日元左右(平均約合人民幣2萬元或台幣9萬元)。
通常在銀行、大手企業(大型企業)、IT跟IT關連公司、商社、政府部門、自營業者的每月收入更高。比如日本普通大手企業的普通正式員工的每月工資都在40萬以上,甚至更高(包括每年兩次的獎金)。
然而日本一臺普通家用車的價格卻不到2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2.3萬元或台幣56.2萬元),普通車型的價格與中國同價,甚至於更低,也就是說用六個月的工資就可以買一輛私家車。
但是日本人把車當成消遣或生活工具而已,比如我家買的節油豐田車BLIIUS,一年中能開上三十或四十幾次就差不多,因為東京交通方便,坐電車就可以四通八達。
當然日本普通的數碼照相機和攝相機的價格比在中國便宜,比如可以用3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852元)買在中國出售價格約3,000人民幣左右的相機。
2.住房方面
大多數日本人基本都是住一幢樓(即日本人叫的「一戶建」),就是中國普通意義上的小別墅。其價格在3,000至5,000萬日元之間,大概是一戶家庭6∼9年的收入總和。
日本房子(圖片來源:landscape/shell_ghostcage/Pixabay/公有領域CC0)
而且日本人可以輕鬆地貸款買房,例如一套4,000萬日元的別墅(約合人民幣247萬或台幣1,125萬),首期卻只有100萬日元,之後每個月還10∼15萬日元的貸款,在30∼50年後還清。
中國買的房子首付款一般是30多萬,而後是20年還清,而且其中面積含公攤面積,土地也不是自己的,這與日本大不相同。臺灣通常是首付款200萬,然後20∼30年還清。
3.日常交通方面
交通費佔收入比例比較便宜:如日本普通出行的電車票在130∼300日元之間(平均約合人民幣13.2元或台幣60元),月票是普通價格的一半左右。
而且日本會社員工的車費都是公司報銷:如月收入40萬日元的普通會社的員工,每日通勤的費用也只有200日元左右,即佔收入的0.05%。包含其它的月費用通常在1萬日元左右,而且費用還由會社負責。
再說日本大都市的人上班都坐電車,不管你是老闆還是職員。如日本某大商社的會長三十五年來,都是在早上坐電車上班,晚上有應酬,才打車回家。所以日本公司都不養車,而是租車或包年車喔。
日本電車(圖片來源:JR East E657/Sui-setz/Wikimedia/公有領域CC0)
4.穿衣方面
日本普通的時裝專賣店賣一件T恤,如果是別國製造的,價格落在500至1,000日元之間,(平均約合人民幣46元或台幣211元)。
日本本土產品的價格在1,500∼2,000日元之間(平均約合人民幣108元或台幣492元),佔月收入不到1%。而冬裝外套的價格在1∼2萬日元(平均約合人民幣920元或台幣4,220元),佔月收入的3%∼6%,可說是少之又少。
5.一日三餐方面
如果按月收入比率值來看,日本的東西絕對不比其它國家的大城市貴多少。家中約三口的日本人,每月的家庭伙食費是在5∼8萬日元左右。(平均約合人民幣4,013元或台幣18,300元)。若按照日本男人的普通工資標準30萬日元來看,佔這個家庭男性收入工資的16%∼26%。
而且根據日本厚生省的統計,日本公司的員工平均月工資是在50萬日元以上,其統計方式是扣除國民年金、厚生年金、國民健康保險以及每月的稅金之後的最保守的數字。
此外,日本人非常注意節儉,在電視上經常有這樣的節目,給幾個人每人1萬日元(平均約合人民幣617元或台幣2,813元),讓他們生活一個月,最後剩下錢最多的人就是比賽的獲勝者。通常都會剩下3千日元以上,最厲害的記錄保持者只用了3,000多日元!
6.福利方面
日本人都有國民健康保險,所以去醫院只需負擔30%的醫藥費,換來的是世界上醫療水平評比第一的服務。
東京大學醫學部附屬病院(圖片來源:University of Tokyo Hospital/あばさー/Wikipedia/公有領域CC0)
而且在日本上學,小孩子從上小學就不用交學費,國家還每月給你補助!至於家庭只負擔孩子的書本費和服裝費等,一年的費用大概在20∼30萬日元左右(平均約合人民幣1.54萬元或台幣7萬元)。其實也就是日本家庭成年男子一個月的工資,就這樣一直堅持到高中畢業。
責任編輯: 許天樂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