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紐約舉行的聯合國大會現場(圖片來源:youtube視頻截圖)
【看中國2018年9月25日訊】隨著聯合國大會在紐約召開,台灣這個在聯合國沒有代表、擁有2,300萬人的自由民主政體,正在努力讓世界聽見自己的聲音。說這項工作是有難度的,其實是說輕了。北京堅持認為台灣是其領土,尤其作為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有否決權,所以除非北京發生劇烈的政治變化,否則台灣沒有可能在短期內加入聯合國。
據《紐約時報中文網》9月25日的報導,台灣有自己的代議制政府、軍隊和貨幣,護照也被大多數國家接受。不過,台灣護照在聯合國無效,就連那些只想看看藝術品的遊客,使用台灣護照也進不去。
在聯合國會場上秀出的中華民國護照,它的主人被聯合國人員告知不能以「台灣人」身分進入會場,而是要用「中國人」。(圖片來源:自由時報)
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上週在接受採訪時問道:「為什麼要把台灣排除在外?這是台灣人民一直在問的問題。」其中的原因,與台灣在世界地位中的許多奇異之處一樣,可以從它複雜的歷史中找到。
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
台灣政府正式名稱為中華民國,曾經統治過整個中國,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與美國一起對日本作戰。1945年日本投降後,日本政府放棄對台灣的50年殖民統治,美國的軍隊在沒有徵求台灣人民意見的情況之下,就實際上把台灣交給了蔣介石政府。
因為中華民國是第一個受到軸心國攻擊的聯合國成員國,所以1945年在舊金山簽署聯合國憲章的時候,中華民國被授予首先簽字的榮譽。它與美國、蘇聯、英國和法國共同獲得了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
但是四年後,蔣介石在中國內戰中敗給了毛澤東,中華民國也遷移到了台灣。這導致了一種尷尬的局面:即蔣介石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繼續掌握著安理會的席位,而擁有人類五分之一人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卻被排除在這個世界組織之外。而這種情況持續了20多年。
直到蔣介石1975年去世前,一直決意反攻大陸。他不願接受一種兩國的方案:讓中華人民共和國得到安理會的席位,而讓他的政府以台灣或福爾摩沙的名稱待在聯合國裡。最終聯合國通過了2758號決議,並於1971年把安理會的席位從蔣介石手中拿走。
臺北的中正紀念堂(圖片來源:Pixabay/公有領域CC0)
自那以後,中國一直在使用自己的影響力去阻止台灣參與聯合國,以及在有關公共衛生跟航空等問題上做全球性決定的附屬機構,目的要誘使台灣遵從中國政府的「一個中國」原則。
過去兩年裡,中國加大了對總統蔡英文的壓力,因為蔡自2016年上臺以來,遲遲沒有對「一個中國」的提法表示認可。比如說,中國阻止了台灣出席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年度大會,然而在前總統馬英九執政期間,中國曾允許台灣出席大會,因為馬接受了「一個中國」原則。
台灣尋求突破,對國際社會作出貢獻
今年台灣派了兩名內閣成員——數位政委唐鳳跟環境保護署副署長詹順貴——前往週二在紐約召開的聯合國大會。他們雖然不能參加聯合國大會本身,但是將在聯合國大會的間隙來宣傳台灣嚴格遵守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之做法。
西頓霍爾大學法學院的法學教授瑪格麗特·劉易斯(Margaret Lewis,以下皆音譯)表示:「台灣對聯合國倡議的參與,即使是間接的、非官方的,也進一步突顯了它的承諾,它要成為對國際社會有貢獻的成員,」。
現在的台灣已被視為亞洲人權的一個領導者,在2009年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跟《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的內容納進了本國法律。這與威權主義的中國形成了鮮明對比——如言論受到限制,公民也沒有投票權,成千上萬的穆斯林更是被關進拘禁營。
遭中國拘禁臺灣人權工作者李明哲之妻李淨瑜(圖片來源:VOA/公有領域CC0)
加州大學的社會學教授托馬斯·高爾德(Thomas Gold)說:「台灣確實需要在公共外交方面努力,讓人們瞭解其在國內取得的成就,及其對國際項目」和救災工作的貢獻。「即使聯合國不理睬台灣,為了道德和公共外交,台灣也應該表明自己對可敬事業的承諾,並採取行動支持這些事業。」
為了推動台灣的事業,支持台灣在聯合國獲得席位的美籍台灣人已於當地時間9月22日從中國駐紐約領事館遊行至聯合國廣場。
此外,雖然台灣不能在聯合國發表聲音,但有些成員國會為其發聲,包括海地、巴拉圭和馬紹爾群島等17個跟台灣有正式外交關係的國家。吳釗燮說,外交部正在提高與「志同道合國家」的關係,包括美國、加拿大、日本、澳洲和幾個歐洲國家等與台灣沒有正式關係的國家。
吳釗燮說:「即使無法與其它民主國家建立正式關係,台灣也有非常好的機會以非正式的方式與這些國家進行更多的接觸。」但考慮到中國持續施加壓力,「這項工作並不容易。」
責任編輯: 許天樂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