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歡迎家長帶孩子都來學:《弟子規》(十七)(圖)

 2018-12-25 00:3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弟子規》是古聖先賢教導人們的道德規範,是影響甚廣的道德啟蒙讀物。
《弟子規》是古聖先賢教導人們的道德規範,是影響甚廣的道德啟蒙讀物。(圖片來源:正見網)

上回:歡迎家長帶孩子都來學:《弟子規》(十六)

《弟子規》,是以教導兒童倫理道德及基本禮節為主,內容淺白易懂,押韻順口,對兒童正確行為的規範具體明確,有助於讓孩子養成良好品德。

【原文】

將入門,問孰存;將上堂,聲必揚。

人問誰,對以名;吾與我,不分明。

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

借人物,及時還;人借物,有勿慳。

【註釋】

(1)入門:進門。入,進。(2)孰存:誰在裡面。孰,誰。存,存在。(3)上堂:進入大廳。上,登上。堂,正房、大廳。(4)揚:提高聲音。

(5)吾:我。(6)分明:清楚、明白。

(7)用人物:借用別人的物品。用,使用。(8)倘:如果。(9)即:就是。

(10)及時:迅速而不耽擱時間。(11)慳:吝嗇。

【白話解說】

將要進門時,先問明誰在裡面;將要登入大廳時,必須提高聲音向人打招呼。

別人問你是誰,要回答自己的名字;只回答「我」,別人不清楚。

使用別人的物品,必須先明講,請求借用;如果沒徵求同意,擅自拿走就是偷。

借用別人的東西,用完要趕緊歸還;別人向我借東西,如果我有就不要吝嗇。

【參考故事】

地府銘記偷雞罪

古時候江南一帶有個讀書人,心意正直。正好陰間地府第七殿缺人,玉皇大帝授命讓他暫時主辦。每隔幾天,他就進地府辦事,只要查看文簿,不用判案。

他看到每個人隨著自己造的善業、惡業,懲罰和福報也各不相同。每次看見有人自己爬上刀山劍樹,就派左右侍者去救,越救反而他們爬得越快,竟無法挽救。

一天翻閱文簿時,看見妻子有一條罪狀,說是偷了鄰家一隻雞,連雞毛共重一斤十二兩,他就把這頁折起來做記號。

回到陽間,他質問妻子,妻子還抵賴騙他,他描述地府所見,再問妻子,妻才承認說,鄰居養的雞吃了她晒的食物,她失手打死了這隻雞,怕鄰家婦人責罵,所以還藏著這隻雞沒敢說出來。他們把死雞拿出來一秤,斤兩一點不差,就是一斤十二兩,夫妻都感到驚奇訝異,於是把這隻雞換算成同等價錢,向鄰人賠償謝罪。

不久他再入地府,檢查之前的文簿,折痕依舊,但妻子那條罪狀已無蹤影。

(取材明代《見聞錄白話》)

(待續)

目錄:歡迎家長帶孩子都來學:《弟子規》

責任編輯: wendy 来源:正見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