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將鏡子背後的圖紋也能照出來的中國「魔鏡」。(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中國博物館裡的「古鏡」在展覽的時候,觀眾所能看到的,大都是其背面經過裝飾過的部分。能照出東西的那一面卻放在後面。但是一般情況下是應該將能照出東西那一面放在前面的。而這個鏡子的妙處在於,當該鏡子對著太陽光的時候,如果將光反射在牆上的時候,不但牆上有鏡子的反射光,就連鏡子背後的圖紋都能照射到牆上。在古代中國,它被稱為「透視鏡」。日本曾經有一篇名為『古代中國之謎的「魔鏡」』的文章中對此做過介紹。
在中國的西漢古墓曾出現過一面這樣的「古鏡」,據說是用青銅鑄造的,此鏡背面有很多凸起的圖紋和「見日之光天下大明」八個字。經有關人員鑑定考證,已確認為兩千多年前西漢時期鑄造的。
據專家分析,古鏡的「透光」現象,其實是由於在熱處理過程中所產生的應力,從而造成鏡面與鏡背圖案相對應的凹凸不平而發生的。由於在進行冷處理時,鏡子薄的地方冷卻得快,抽得地方,處冷卻得慢,而冷卻時的收縮應力,使鏡面的相應部分往下凹,或使薄得地方鏡面凸起。在反光時,下凹部分光線會聚集,因而厚處較亮,凸起部分光線發散,因而薄處較暗。
不過這種凹凸起伏很小,肉眼是無法察見的。然而在反射時,由於光程放大效應,它能夠顯現出來。據說,十九世紀中期清朝物理學家鄭復光,曾對此作過如下的說明:「今按水靜則平如抵,發光在壁,其光螢然動,則光中生紋起伏不平故也。」
由此可以看到,在兩千多年前,古人就已經懂得了用熱處理方法,來使銅鏡表面發生凹凸變化。而現代研究人員在實驗過程中也發現,如果鏡體稍厚的話,就不會產生「透光」現象。
所謂魔鏡,它是由銅和錫的合金製成的,表面看上去磨得閃閃發光。如果鏡子的直徑達到15厘米時,照射到牆上的圖紋尺寸會達到1米左右的大小。
最古老的魔鏡是公元前1世紀,也就是說2千年以前的事情了。這種魔鏡製造法在日本的江戶時代時還在流傳著,據說當時製作了不少這樣的鏡子。
但是為何這種鏡子在照射時會發生這樣的現象,雖然不同的專家有著不同的解釋,不過這對哪怕是現代的金屬工程學技術來說,其原理至今實質上還是一個迷。
那麼在古代中國,這種魔鏡又是派什麼用處的呢?關於這一點,有不少的說法。如宗教儀式說,除魔說或者神的象徵說等等,不一而足,但到底是哪種,至今尚未有定論。
提到魔鏡,似乎日本邪馬臺國的女王卑彌呼對這類鏡子很喜歡。她當時曾經從中國得到過「100枚銅鏡」的賞賜。有人猜測,卑彌呼就是拿著這種鏡子在眾多民眾面前站著,讓人用這種鏡子照著她,看上去從鏡子上發射出來的光芒好像是從她身體上發出的,通過這種方式,卑彌呼便讓民眾產生了她跟普通人是不一樣的想法。
責任編輯: 申思茗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