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排左二為王漢勳。(網絡圖片)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英雄美人,亙古演繹著動人的故事。有這樣一對戀人,王漢勳和鄭蘋如,兩人郎才女貌,本應成就一段美好的姻緣。誰知烽烟驟起,戰火延燒,兩人在大時代中分離,又先後在戰爭中雙雙犧牲,書寫了一段「盡忠書節」的愛情故事,憶來讓人覺得蕩氣迴腸。
鄭家有女初長成 中日合璧姿娉婷
鄭蘋如1914年出生在日本名古屋,父親鄭鉞是中國人,母親木村華君是日本人。鄭鉞是留日學生,讀大學時加入孫中山先生領導的中國同盟會,同于右任等人結為好友。學成歸國後,先在上海復旦大學法律系執教。1919年任于右任陝西靖國軍總司令部一等秘書、秘書長兼軍法處長,鄭鉞後任山西、福建、江蘇、上海等地的高等法院分院院長及首席檢察官等職。
鄭蘋如童年在日本度過,11歲時隨母親回到上海。小蘋如漂亮、聰穎、大方,時常跟著父親進出同盟會老朋友於右任、陳果夫和陳立夫等政要的家,父親朋友都很喜歡小蘋如。
鄭蘋如喜歡柔道和演話劇,她演出時的劇照曾被刊登1931年的《國畫時報》上,由此成了老師和同學眼中的校園明星。鄭蘋如也確實有過明星夢,但其父傳統觀念很重,斷然否決了鄭蘋如當演員的要求。當不成演員,正值花季的鄭蘋如迷上了拍明星照,時常到上海南京路上的著名的王開照相館拍照,她的照片被陳列在照相館的大櫥窗內,更被1937年第130期《良友》雜誌選中,刊登在封面上。
鄭蘋如(網絡圖片)
江山代有英雄出 精忠報國志勿忘
王漢勳(網絡圖片)
王漢勳比鄭蘋如大兩歲,1912年出生,曾就讀於上海大同大學理工科。大同大學是民國時代上海著名的綜合性私立大學,設立於1912年,校長是民國教育家胡敦復,校名「大同」取義《禮記》中「天下為公,是為大同」之意。大同大學以理工科著稱,時有「北南開,南大同」美譽。中共建政後,大同大學於1952年院系調整中被撤校,胡敦復曾試圖在臺灣重建大同大學,但未能成功。
上海大同大學(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王漢勳放棄了出國留學的計畫,改報中央航校,經過嚴格的體檢和各項考核,如願成為中央航校第2期學員。
中央航校是應時而生。1929年中央軍校航空班成立,1930年,蔣委員長擇址杭州筧橋,在原中央軍校航空班的基礎上擴建成中央航空學校。航校內最著名的銘文寫著:「以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於盡。」隨著一架架戰機的隕落,航校的衆多畢業生踐行了這一誓言,為保衛民族家國壯烈犧牲。
在航校期間,王漢勳刻苦學習,成績優異,1934年畢業後被國民政府送往意大利學習低空攻擊,後又赴美國繼續深造,成為了一名掌握全面飛行技術的飛行員。
霍克II戰鬥機於筧橋中央航校上空。(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回國後,他成了為數不多的全天候飛行員之一。憑藉過硬的飛行技術、作戰能力和優秀的管理能力,他升至中校三級,歷任空軍部隊訓練處教官,空軍第11大隊大隊長,驅逐總隊副總隊長,空運隊隊長等職務。王漢勳深蒙蔣委員長與蔣夫人的信任和器重,宋美齡歷次赴美購買戰機,總要挑選他當隨員。
亂世兒女也情長 烽烟驟起道別離
説起王漢勳與鄭蘋如的相識,他的母校大同大學算是月老紅娘。一次同學聚會,王漢勳應校長胡敦復女兒的邀請赴宴,在聚會上認識了校長女兒的閨蜜鄭蘋如。兩人一見鍾情,漂亮開朗、聰敏大方的鄭蘋如令王漢勳怦然心動;英俊魁梧、沉穩理性的王漢勳令鄭蘋如心生愛慕。兩人此後互贈照片,王漢勳在贈給鄭蘋如的照片上寫下「送給我最最親愛的人,蘋如你。」鄭蘋贈給王漢勳照片上寫著「最最親愛的漢勳——你的蘋如」。
鄭蘋如贈給王漢勳照片上寫著「最最親愛的漢勳——你的蘋如」。(網絡圖片)
兩人的戀情發展順利,1937年春,23歲的鄭蘋如於上海法政學院春季班畢業,秋天,她就要與未婚夫王漢勳到香港旅行結婚了。
天有不測風雲,還沒等到秋天,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8月13日,戰火延燒到上海,淞滬會戰打響。身在航空作戰大隊的王漢勳緊急投入戰鬥,中國軍隊的表現讓世界耳目一新。和普通上海市民一樣,鄭蘋如積極支持抗戰,捐錢捐物,除此,她還以國軍將士未婚妻的身份,帶上禮品,一戶一戶探望慰問與敵機作戰中犧牲的航空戰士家屬。
11月,航空作戰大隊接到西撤的緊急命令,戰火中的別離常常是永別,撤退前,王漢勳特意趕來與鄭蘋如道別。當時正伏案編寫抗日話劇劇本的鄭蘋如忽然聽外面一個熟悉的聲音呼喚她的名字,打開門來,是她的未婚夫王漢勳。他緊緊擁抱鄭蘋如,又從衣袋裡掏出了新拍的照片,背面寫著:「親愛的蘋如,留念!永遠愛你的漢勳。」兩人約定,等抗戰勝利再結婚,本應成為佳偶的兩人就此道別。
天各一方展身手 不退日寇不為家
分別後,兩人天各一方,王漢勳作為空軍飛行員抗擊敵軍、保家衛國當仁不讓。在1938年6月到10月的武漢會戰中,王漢勳屢立戰功。8月3日,日軍派出18架96式轟炸機轟炸武漢,王漢勳和戰友駕機與日軍在天空進行了激烈纏鬥。憑藉優秀的飛行和攻擊技術,王漢勳成功擊落一架日機。等到戰鬥結束返回地面時,他的機翼上留下了多處彈痕,經檢查,有99個洞。王漢勳摘下帽子,上面竟也一個洞,王漢勳沒有後怕,風趣地說:「這樣就有100個洞了。」
與此同時,她的未婚妻鄭蘋如在上海也已經開始了抗日救亡運動。上海淪陷後,日軍一邊捕殺抗日志士,一邊蒐羅日偽漢奸。這時日本的女婿、國民黨高官鄭鉞成了日軍積極拉攏的對象,日本使館書記官清水董三曾拜訪鄭鉞,邀他擔任偽司法部部長,但鄭鉞以患病為由委婉拒絕。
另一方面,有一半日本血統,生長在日本、日語流利、年輕優雅,家中與日本高層人物有往來的鄭蘋如也成了國民政府情報人物的優秀人選。鄭鉞的老友、時任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長的陳果夫與其商量讓鄭蘋如成為特工之事後,曾極力反對女兒當明星的鄭鉞毅然同意,聰穎的鄭蘋如很快掌握了特工的專業技能。
本來兩人相約抗戰勝利後結婚,後來中日戰爭轉為戰略相持,戰事結束似乎遙遙無期。1939年春,王漢勳兩次寫信給鄭蘋如,約她到香港完婚。但一心一意投身除奸大業的鄭蘋如回信「等抗戰勝利後再談結婚的事」,兩人相約抗戰勝利後再步入婚禮殿堂。
(未完待續)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