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鄒人孟軻,見魏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有以利吾國乎?」
孟子曰:「君何必曰利,仁義而已矣!君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
王曰:「善」。
初,孟子師子思,嘗問:「牧民之道何先?」子思曰:「先利之。」孟子曰:「君子所以教民者,亦仁義而已矣,何必利?」
子思曰:「仁義固所以利之也。上不仁,則下不得其所。上不義,則下樂為詐也。此為不利大矣!故《易》曰:『利者,義之和也。』又曰:『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此皆利之大者也」。
臣(司馬)光曰:「子思、孟子之言,一也。夫唯仁,二者為知仁義之為利,不仁者,不知也。故孟子對梁王,直以仁義而不及利者,所與言之人異,故也。」
——《資治通鑒•周紀二顯王三十三年》
【說明】
這是紀元前336年的第二件記事。
【註釋】
鄒一一指邾國,春秋時的小國。
孟軻一一即孟子。
梁王——即魏惠王。
【譯文】
邾國人孟子,去見魏國的國王,魏惠王見面就問:「老先生不遠千里而來,想必是對我國有什麼利益吧?」
孟子回答說:「國君何必把利益掛在嘴上,應該以仁義為重。如果君王說怎樣才能有利我的國家,大夫說怎樣才能有利我的家族,下官與百姓說怎樣才能有利我自身,上下互相為了謀求利益而爭鬥,國家就危難了。這樣也就沒有仁德流播給親朋的了,也就沒有忠義去追隨國君了。」
魏惠王稱讚說:「你講得好!」
當初,孟子曾問他的老師子思說:「治理百姓的辦法,哪一種應放在前邊?」子思說:「先給百姓以利益」。孟子又問道:「君子教百姓只講仁義二字,又何必再講利益呢?」子思講道:「仁義本來也是為了利益。因為上邊不仁,下邊就會不得其所。上邊不義,下邊就會熱
衷於欺詐。這樣才是大不利的呀!因此《周易》上說:『利是義的總和。《周易》還說:『利益用來安定民心,而後,才能使人崇尚道德』。
這都是在講利益是個大前提。」
司馬光對以上兩段對話,評論說:子思和孟子的話,是一致的!只有仁義的人,才知道仁義是如何成為利益的。不仁義的人,是不知道
的。所以,孟子對魏惠王只講仁義,而不涉及利益的原因,是所講的對象,不同的緣故。
【題外話】
友人對筆者講,他耽心川普不能連任美國總統。筆者說:「仁義與利益是一致的。川普多行仁義於天下,世人皆知,神更知之。川普的正當利益,必會得到。他的連任,又是關係到全美及全世界人民的正當利益,天必佑之。勸君無慮。」友人大喜說:「對,對,天下大事,都有神管著。」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