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5句話,人生越來越順。(圖片來源:Adobe stock)
【1】受人之辱,不動於色
蘇東坡曾說:「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大,而其志甚遠也」。
吞得下委屈,才能有大的格局。
一個人遇到一點冒犯,就要起身和人爭鬥,不是真正的勇敢。
蘇軾被貶黃州,曾在鬧市遊玩,有個醉漢一身酒氣出來撞倒了他,然後罵罵咧咧地離開了。
蘇軾卻不惱怒,反而說:自喜漸不為人識。
一個人一旦太拿自己當回事,就容易出問題。
別人的冒犯,沒必要計較,懂得低頭,才是明智。
低頭不是懦弱,而是一種豁達和寬厚。
這樣的人,少與人爭,默默修煉,人生自然有福。
【2】施人之恩,不記於心
古人說:為善而急人知,善處即是惡根。
如果一個人為善是為了彰顯自己的名聲,那麼就是偽善。做善事的同時,就留下了偽善的禍根。
三國時期,有個醫生叫董仙。他給人看病不索錢財,也不問患者的姓名,只要求患者病好之後,回去種杏樹。
治好小病種一棵,治好大病種五棵。幾十年後,當地的杏樹已有十萬餘棵。
人們把這裡稱為董仙杏林,以歌頌董仙治病救人不圖回報的美德。
清人說:「我有德於人,不必望感。」
善,是一種源於天性的不忍。如果與功利混雜在一起,善就失去了本來的模樣。
以善易善,是交易,而不是功德。
做了好事,不圖別人回報,這才是善良的最好的模樣。
【3】受人之恩,銘記於心
古人說:施恩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施恩的人可以不記得,但是受人之恩,卻一定要懂得報答。
晉國大夫魏武子去世的時候,要求把祖姬殺了給自己陪葬。
他死後,魏顆不忍,便把祖姬放了。
後來,在戰場上,魏顆與秦將杜回相遇,二人廝殺在一起,魏顆漸漸不敵。危難之跡,一老人用草編的繩子套住杜回,魏顆大勝還朝。
晚上老人託夢給魏顆,原來,他是祖姬的父親,感念他饒了女兒一命,特來報答。
滴水之恩,當思湧泉。
忘記別人的恩義,終將為人唾棄,被世界拋棄。
落魄的時候,有人願意伸手幫你,那一定是千金不換的真朋友。這樣的朋友,怎麼報答都不為過。
韓信當年受河邊漂母一飯之恩,多年以後,榮歸故里,以千金相贈。
做人一定要知恩,記住別人的好,人生的路才會越走越好。
【4】察人之過,不揚於眾
善棋道人曾說: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懂得寬容別人,是一個人最大的福氣。
楚國莊王有一次宴飲,命令許姬跳舞助興。這時候外面刮起狂風,把燈都吹滅了。
有個將軍趁著酒醉,拉了許姬的手,許姬摘下了他的纓帶,向楚莊王告狀。
楚莊王卻命令大家都把纓帶摘掉,然後再點燈暢飲。
七年之後,楚莊王戰場遇險,一個將領浴血廝殺,豁出性命救了他。
事後論功行賞,他卻不接受。然後告訴莊王,自己七年之前調戲許姬,得大王寬恕,自該贖罪。
一切福田,皆為心田。有一顆寬容的心,就是在為自己祈福。這樣的人,自然平安順遂。
【5】覺人之詐,不憤於言
如果感覺對方狡詐,切忌不要直接跟他拍桌子。冷靜思考,找到對策,才能趨福避禍。
明代唐伯虎在晚年的時候,受到寧王徵召,當了王府的幕僚。
過了一段時間,唐伯虎發現,寧王在和很多江湖人來往,並且私自擴建衛隊。感覺出了問題的唐伯虎並沒有直接去和寧王對峙。而是暗中搜索線索,終於找到了寧王謀反的證據。
而後,唐伯虎開始裝瘋賣傻,甚至在王府裸奔,惹得寧王厭棄,終於得脫虎口。
有個小夥子誤入傳銷組織,他發現有問題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就假裝很配合,等對方放鬆警惕,找準時機,逃走報案。
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遇到危機,一定要冷靜。
和壞人拍桌子,只能讓對方有所防備,所以不如配合一點,慢慢思考對策。
少情緒用事,多動腦,才能轉危為安。
責任編輯: wendy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