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猶太人流傳下來的這句經典諺語充滿智慧。
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在其著作《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中引用這句話用於形容人類自身的渺小,以及自作聰明的愚蠢行為。
想得越多,離真理和幸福越遠,離謬誤和悲傷越近。
【1】總想些有的沒的,最先拖垮你自己
一個人活的怎麼樣,開心不開心,不是取決於別人,而是取決於自己,大部分的時候,都是自己的心性所致。
我們通常說想太多的時候,不是指基於客觀的思考,而是主觀上瞎想一些消極負面、有的沒的。
總在瞎想=浪費時間+拖垮情緒+思慮傷身+患得患失+關係失衡+黑化別人+鑽牛角尖……
滿腹才華、浪漫多情的林黛玉,因其多愁善感、思慮過度的性格,終日以淚洗面,因敗給現實,未能和心愛之人共白頭,最終鬱鬱而亡。人生在世短短數十載,我們何苦跟自己過不去?
其實這些瞎想,絕大多數都不會發生,但我們捕風捉影地想太多,彷彿讓自己把這些不好的事情統統經歷一遍。
而一切的想像並不能解決任何的問題,有的事情該發生的自然會發生,不該發生的最後的結果與自己的想像仍然無關,這就是典型的自作聰明。
很多人說「萬事如意」,怎麼可能如意,最合適的辦法,是讓自己的想法順應自然,而不是讓萬事跟隨自己的意識。
做人如果瞎想太多,會從方方面面消耗自己。
不要「自以為是」,不要「自以為聰明」,遵循自然規律,順應自然之道才是智慧。
心簡單了,人就快樂了。
【2】心簡單了,人就快樂了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時候,突然覺得心情低落,覺得事情都在朝著越來越糟糕的境況發展,覺得所有一切都在和自己過不去,莫名地想哭,莫名地脆弱。
我們不知道自己將來會變成什麼模樣,不知道自己會擁有什麼樣的生活,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過上自己鍾意的那種日子。
這個時代走得很快,我們每天都會接收到很多很多訊息。看得太多,可並非所有想要的都能得到,於是我們越來越容易變得焦躁。
可你有沒有想過,我們所追求的,從來都是幸福和快樂,而不是煩悶和苦惱。
當你把心靜一靜,讓一切回歸原點,就會發現,生活的累一小半來源於生存,一大半來源於自己。
很多人看見泰戈爾活得從容淡定,很是羨慕,向他求教快樂秘方,泰戈爾說:
「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
馮唐在《萬物生長》中說,我不多想了,就幸福了。換言之,幸福就是不多想。
心若是小了,小事也成了大事,塞得滿滿噹噹;而把心放寬了,大事也成了小事,可以輕巧地解決掉。
凡事想太多,是阻礙人們通向幸福之路的極大障礙。想太多,手腳被束縛,心被上了一把無形的枷鎖,過不好自己,也讓別人不得安寧,可人生那麼短暫,還有很多事等著我們去做。
學著定期給心靈減減負,別在深夜任思念作祟,別打擾不該聯繫的人,別總拿旁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少一些多愁善感,就會多一些堅定坦然。
越瞎想生活越難熬,去做有建設性的事。(以上圖片來源皆為Adobe stock)
【3】越瞎想生活越難熬,去做有建設性的事
很多人之所以想太多,是想務必週全,不要路上出岔子。但是諸葛亮尚且算有遺策,何況是我們呢?
曾有個拿走廊打比方的說法,我覺得很妙:
如果你真想做一件事,就去做吧。不必第一天就萬事具備,先踏上走廊,很多機會之門就會打開,在走廊上看著不同人進進出出,你會發現一個適合自己的切入點。
想太多不會讓我們接近真相,只會讓我們裹足不前,耽誤我們去經歷去感受的進度。
其實當你去面對,去經歷,去感受,你會發現事情比你瞎想的輕鬆多了。
王陽明先生說:在事上磨煉。
很多事情,只有做了才能明白,做了才能有結果。
王陽明很小的時候立志當聖人,很多人都嘲笑他自不量力。但是王陽明二話不說,馬上去「格物致知」,去格竹子,去邊關闖蕩,發奮讀書。雖然一直受挫,但是他卻在行動中不斷發現理學的問題,這才有了後來心學的建立。
不要想太多,沒有頭緒也不要緊,先行動起來,拿出一股子「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勁頭,事情終會一點點露出眉目。
做,就有成功的機會;不做,就只能等待失敗。華麗的跌倒,也勝過無謂的徘徊。
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
「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曾國藩這句話誠不我欺。
生命,不囿於身有所長,更在於是否擁有一顆輕裝上陣的心。
人活著,是「享受」生命的過程。不想太多,即是對生命最大的尊重。
責任編輯: wendy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