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願為連理枝」是中唐大詩人白居易詩中的名句。(繪畫:志清/看中國)
唐朝大詩人白居易詩中的「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是人們對愛情美好的期許,也是一句忠貞不渝的誓言。這句話幾乎人人都知道,可它背後的故事卻很少有人瞭解。
你以為連理枝天生就是長在一起的嗎?不,不是,至少傳說中不是。
戰國時期,宋康王戴偃驅車出遊,來到河南封丘。見一採桑女子貌美過人,便心生惡念。為了能時常看到她,康王令人在青堆村東筑一土臺望之,名為青陵臺。接著他差人訪查,得知是此女子是中書舍人韓憑之妻息氏。於是康王命韓憑將妻子獻給他,韓憑夫婦不從,憑在台下自殺,息氏亦投臺死。
宋康王將其二人分葬於大路兩旁,不准合墓。後兩墓各生一梓樹,根交於下,枝交於上,樹棲鴛鴦,雌雄各一,聲音淒婉感人。宋人哀之,給這棵樹起名為「相思樹」。文人墨客,對此多有題詩,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路過此地時,感觸頗深,於是就有了他著名的詩篇《長恨歌》中的「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千古絕唱。
還有一個更古老的傳說,相傳混沌之初,玉皇大帝的一個女兒流落人間。因其父為玉皇,人們稱其女為玉女。她降生在兩江之交的地方——雅礱江與金沙江匯合處的一戶農家。玉女長得十分美貌,不僅天姿聰慧,而且心地善良。她與鄰居的田姓小夥子自幼一起玩耍,一起放羊,一起長大成人。
後來當地的頭人抓走了玉女,田姓小夥子得知後邀約了幾個村子的夥伴前去要人,鬧得天翻地覆。這場人間爭鬥又被玉帝得知,玉帝派出天兵天將,要人間交出玉女。小夥子趁亂救出玉女,二人逃到金沙江邊,天地為媒,結為夫妻。玉帝要玉女返回,玉女不從,玉帝降洪水於金沙江淹死了二人。洪水退去後,江邊長出了連理枝。
錢蕙蓀是大家閨秀,其父愛如掌上明珠。蕙蓀長到十三四歲的時候,就美麗出眾,且以文才知名。前來求婚的人絡繹不絕,父親總要親自考試。可就算父親看過眼的,到蕙蓀那裡也會被駁回,而且理由十分中肯。惹得表兄梁霞城說她「你的才華,真可以說是上官婉兒再生。」
這個叫梁霞城的年輕人,與蕙蓀為中表兄弟,擅長詩詞。蕙蓀的母親去世後,後媽對她很約束很嚴,蕙蓀平時循規蹈矩,唯獨與霞城表兄十分親密,二人互相讀書請教,整天在小屋裡談詩論文,一點也不避嫌疑。二人互生愛意,可梁霞城的父親卻不同意自己的兒子娶表妹為妻。蕙蓀知道後,整日哭泣,也未將心意告訴父親。
後來,錢家回鄉養老,霞城也因事到外地。直到有一日,一位姓秦的公子到來,他家世好,樣貌好,又有才華,錢父沒跟女兒商量就答應了這門親事,直到兩家議定互送聘禮時蕙蓀才得到一點消息。表哥聽說後也匆忙趕回,可木已成舟,二人相顧無言。最終,蕙蓀自殺,表哥隨她而去,兩家人將二人合葬,園中長出了兩棵樹,枝葉交纏。
責任編輯: 張雲峰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